夜入监中

攲枕汗如洗,出门更已深。

长风万里至,河汉清人心。

芙蕖有佳气,杨柳摇疏阴。

秋声繁促织,月色动栖禽。

落魄衣忘带,逍遥发懒簪。

听从凉冷入,一快直千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此诗《夜入监中》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描绘了深夜入狱时的凄凉与孤寂之感,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首句“攲枕汗如洗”,形象地展现了入狱者在夜晚难以安眠的情景,汗水浸湿枕头,暗示着内心的煎熬与不安。接着“出门更已深”一句,点明时间之晚,环境之幽暗,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长风万里至,河汉清人心。”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界的景象,长风万里,河汉清澄,似乎在为身处困境的人带来一丝安慰与希望,象征着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自然之美依然存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芙蕖有佳气,杨柳摇疏阴。”进一步描绘了监狱外的景色,荷花散发出的香气和杨柳轻拂的阴影,虽是微小的自然之美,却也给读者带来了些许温暖与生机的想象。

“秋声繁促织,月色动栖禽。”通过秋夜的虫鸣与月光下鸟儿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落魄衣忘带,逍遥发懒簪。”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入狱者的困顿与无奈,衣物散乱,头发松散,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落魄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逍遥心态。

“听从凉冷入,一快直千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即使面对寒冷与孤独,内心的满足与快乐也是无价的,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入狱者在极端环境下复杂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由的深切渴望,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七月六日作

隔江见雨来,尤苦风大疾。

蓬蓬宇宙中,掀搅若无物。

百川水倒流,瓦石亦飞越。

浓云最轻浮,暂聚非永结。

随吹东西扬,散漫颇仓猝。

竟无点滴惠,初势不可遏。

正昏露青天,方曀见白日。

但增尘土高,益使水泉竭。

农夫忧岁事,怅望眼流血。

蛟龙不能神,卷尾藏窟穴。

空馀鸟雀噪,庭户晚更热。

深夜气稍苏,林端挂明月。

形式: 古风

暇日至家园

仕宦吾已知,退休不如早。

九江园地胜,万个竹色好。

每到必徘徊,翛然寄怀抱。

于此筑亭台,于彼植花草。

傍岭更栽松,引池将溉稻。

经营各有处,何日室遂考。

薄田方待岁,一雨洗枯槁。

指谷以易泉,橐囊助倾倒。

茅茨若粗完,世路迹可埽。

南山多白云,临望娱我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城东作

九江非吾土,久寓忘羁栖。

丘坟之所宅,舍此亦安归。

钱官最閒暇,因得治其私。

松楸郁在望,时复至郊圻。

驾言上东原,蔼蔼晨露晞。

草木新过雨,秀色可疗饥。

念此道旁民,散居在山蹊。

新秋百物熟,入城各有携。

芋迸紫卵壮,姜抽红笋肥。

欓香忆烹鲤,稻白想流匙。

养生无不有,美味仍及时。

此土遂可老,行当结茅茨。

云水有深约,尘埃无尽期。

人生适意耳,富贵亦何为。

形式: 古风

送郑君玉

西风黄叶下,送子以秋色。

彭蠡一归舟,关山远行客。

民思似秤平,郡戴如弦直。

交游亦难值,出语皆肝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