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更鸡唱破霪霖,爽气侵衣转觉森。
杖底云开疑拂晓,一弦月挂九芎林。
这首诗描绘了拂晓时分,诗人踏入九芎林街所感受到的独特氛围。首句“四更鸡唱破霪霖”以鸡鸣破晓,打破雨后的沉闷,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次句“爽气侵衣转觉森”,则通过“爽气”和“森”字,生动地描绘出空气清新,仿佛能洗净心灵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林间环境的幽深与静谧。
接着,“杖底云开疑拂晓”一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诗人的行进比作是云层被推开的过程,暗示着随着脚步的深入,原本朦胧的景象逐渐清晰,仿佛接近了黎明的边缘。最后,“一弦月挂九芎林”则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月挂林梢的画面,既表现了时间的更迭,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拂晓时刻林间特有的宁静与清新,以及从黑暗向光明过渡的微妙感受,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详
呜呼烈妇烈,何如节妇节。
烈妇之烈烈一时,节妇节苦无穷期。
立孤与死孰难易,古惟婴臼明其义。
君不见,苗栗山庄有女宗,柏舟卅载殊从容。
读书识字天所钟,翘然生长儒门中。
自从寡鹄悲故雄,上有白发下黄童。
此身化石谁尸饔,米盐凌杂菽水供。
昼兼儿课宵女红,未亡人补造化工。
转瞬平舆成二龙,柳丸欧荻千秋同。
岁寒后彫惟孤松,使我遥企天姥峰。
怀清台筑瀛之东,后有述者其管彤。
百胜岂能当一败,拔山盖世亦粗材。
淮阴胯下圯桥履,负重都从忍辱来。
凤凰池上客,忽现宰官身。
仙吏皆循吏,良臣作荩臣。
生原慈似佛,死以杀成仁。
夜半文星霣,书空一怆神。
移治生韩地,初摅慕蔺怀。
萍踪方惜别,蓬岛又相偕。
逆旅叨分俸,冰衔喜晋阶。
天涯重聚首,樽酒话琴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