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登越州城楼

北风吹雪天尽头,苏州未了来越州。

越人夜乘剡溪舟,乌喙还念栖山不。

吴人载酒登虎丘,窈窕万舞杂清讴。

迤逦茂苑来长洲,不顾麋鹿苏台游。

我独忍冻城上楼,欲擒元济入蔡州。

铁骑突出风飕飕,越人惊倒吴人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北风吹着雪花直到天边,从苏州来到越州未完。
越地的人夜晚乘着剡溪的小船,乌鸦也似乎怀念栖息的山峦。
吴地的人们带着酒登上虎丘,轻盈的舞蹈和清脆的歌声交织。
他们一路穿过茂盛的园林到长洲,对麋鹿和苏台的游览毫不顾及。
我独自忍受寒冷站在城楼上,想要擒拿元济进入蔡州。
铁骑突然冲出,寒风呼啸,越人惊慌,吴人心中愁绪更浓。

注释

尽头:指遥远的地方。
越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今浙江一带。
剡溪:古代浙江嵊州附近的一条溪流。
乌喙:乌鸦的嘴,这里代指乌鸦。
虎丘:苏州名胜,有虎丘塔。
窈窕: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讴:歌唱。
茂苑:古代苏州的别称。
长洲:古代苏州的另一个名称。
麋鹿:一种大型鹿类,象征古代贵族生活。
元济:唐代叛将吴元济,此处可能代指敌人。
蔡州:古代地名,今河南汝南一带。
铁骑:装备铁甲的骑兵。
飕飕:形容风声或马匹疾驰的声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大雪之后的景象,诗中的意境分为几个层次:

首先是北风带来的漫天飞雪,以及诗人从苏州来到越州的旅途。这里通过“未了”一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期待。

紧接着,越人的夜行剡溪舟和对栖山的思念展现了南方水乡的宁静与淡远。"乌喙"指的是船头形似乌鸦之喙,给人以动感和生动感。

而“吴人载酒登虎丘”则描绘了一幅欢乐宴饮图,"窈窕万舞杂清讴"中的“窈窕”指的是建筑的深邃,而“万舞”与“杂清讴”共同营造出一个热闹非凡的场面。

接下来的“迤逦茂苑来长洲,不顾麋鹿苏台游”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似乎在诉说着自己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最后,“我独忍冻城上楼,欲擒元济入蔡州”表达了诗人孤独守望的寂寞情怀,以及对远方战事的关注和期待。"铁骑突出风飕飔"和“越人惊倒吴人愁”则是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结束了整个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如雪花纷飞与欢乐宴饮、宁静水乡与战事紧张等,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大麓道中

竹舆哑轧晓烟收,苍玉岩巉万里秋。

路转羊肠回草径,溪分燕尾绕沙洲。

爱山有癖须还债,觅句无工是不休。

晴得几时尤更好,桂花蓓蕾作针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从军乐

蛟龙宝剑鸊鹈刀,黄金络马花盘袍。

臂弓腰矢出门去,百战未怕皋兰鏖。

酒酣纵猎自足快,诗成横槊人称豪。

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

将军三箭定天山,丞相五月入不毛。

生前封侯死庙食,云台突兀秋山高。

书生如鱼蠹书册,辛苦雕篆真徒劳。

儿时鼓箧走京国,渐老一第犹未叨。

自嗟赋命如纸薄,始信从军古云乐。

形式: 古风

忆鄂渚

我离鄂渚已十年,吴儿越女空华鲜。

不如上游古形势,四十馀万兵筹边。

中原地与荆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

泽连云梦寒打围,城接武昌晓排阵。

书生岂无一策奇,叩阍击鼓天不知。

却思仙人白玉笛,胡床醉倚南楼吹。

貂蝉兜鍪两岑寂,若耶溪傍还作客。

空馀黄鹤旧题诗,醉笔颠狂惊李白。

形式: 古风

毛积夫席上口占

夜听南窗金屈枝,水花凉果似秋时。

人言爱酒陶元亮,坐有能诗无本师。

颠倒六经鸲鹆舞,澜翻一曲鹧鸪词。

同游那得轻相笑,恐是长庚未可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