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

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夜晚江边传来秋日的捣衣声,高大的梧桐树上挂着斗宿和牛宿的星辰。
内心的痛苦只能独自承受,如同看着明亮的月亮而感到痛苦;人们的忧愁并非月亮带来的。

注释

江干:江边。
夜:夜晚。
杵声:捣衣棒的声音(古人洗衣物时敲击以去污)。
秋:秋季。
百尺:极高。
疏桐:稀疏的梧桐树。
挂:悬挂。
斗牛:斗宿和牛宿,星宿名。
思苦:内心苦闷。
自看:独自观看。
明月:明亮的月亮。
人愁:人的忧愁。
月华愁:月亮带来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江景图画。"江干入夜杵声秋",表达了诗人在江边夜深人静时分听到的筛米的声音,如同秋天特有的乐音。"百尺疏桐挂斗牛"则是对景物的细腻描写,疏桐(即稀疏的桐树)上挂着星象之中的斗宿和牛宿,诗人借此烘托出夜空的深邃与明净。

接下来的两句"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则流露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那轮明月,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苦楚。这份苦楚,并非是因为月光本身,而是因为它勾起了人们对于人生、世事的愁绪。月亮在这里成为了触发情感的催化剂,使得诗人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和月亮的描写,传达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情怀,以及面对自然美景时所引发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送零陵妓

宝钿香蛾翡翠裙,装成掩泣欲行云。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阳台梦使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哭黔中薛大夫

亚相何年镇百蛮,生涯万事瘴云间。

夜郎城外谁人哭,昨日空馀旌节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桂州口号

画角三声动客愁,晓霜如雪覆江楼。

谁道桂林风景暖,到来重著皂貂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