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嘉州凌云寺作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始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飕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远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寺庙位于飞鸟翱翔的天际之外,青翠山峰之上耸立着红漆楼宇。
沿着陡峭的崖壁奋力攀登至半空,欣喜地终于抵达山顶。
至此才领悟到天地之广阔,低头可见三条大江奔腾流淌。
晴空之下,峨眉山清晰可见,仿佛浮现在波涛之上。
辽阔的景色豁然开朗,阴森茂密的棕榈、楠木林密集分布。
愿舍弃世俗尘缘,永远在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畅游。
回旋的风激荡着虎穴,片片细雨恰似落入龙潭。
僧房周围云雾缭绕,即使在夏日也凉意飕飕。
环顾四周,低处紧邻城郭,远处稀疏的船只隐约可见。
此处美景无边无际,仿佛置身于天宫之中,让人流连忘返。
区区一官之位何足挂齿,想到要离开此地,不禁使人满怀愁绪。

注释

寺:佛教庙宇。
飞鸟外:指寺庙位置极高,飞鸟翱翔的范围之外。
青峰:青翠的山峰。
戴朱楼:朱楼,红色的楼阁;戴,此处形象地表示楼阁坐落在山峰之巅。
搏壁:紧贴着崖壁攀爬。
跻半空:跻,攀登;半空,指山腰以上的高空。
登:登上。
上头:山顶。
始知:至此才明白。
宇宙阔:宇宙,这里泛指天地之间;阔,广阔。
下看:向下眺望。
三江流:三条大江,泛指众多江河,形容江水滔滔不绝。
天晴:天气晴朗。
峨眉:峨眉山,中国名山之一。
如向波上浮:仿佛漂浮在波涛之上,形容峨眉山在晴空下倒映水面的景象。
迥旷:辽阔而深远。
烟景豁:烟景,云雾缭绕的景色;豁,开阔,明亮。
阴森:阴暗而森严。
棕楠稠:棕榈和楠木等树木密集生长。
愿割:愿意舍弃。
区中缘:区中,指尘世之中;缘,缘分、尘缘,此处指世俗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永从:永远跟随、伴随。
尘外游:尘外,指世外、远离尘世;游,游玩,此处指隐居或游历山水的生活。
回风:回旋的风。
虎穴:老虎的洞穴,常用来比喻险峻之地。
片雨:零星的小雨。
当:对着,此处引申为恰好落在。
龙湫:深潭,常指有龙居住的神秘水潭。
僧房:和尚居住的房屋。
云濛濛:云雾弥漫的样子。
夏月:夏季的月份。
寒飕飕:形容凉风习习,使人感到寒冷。
回合:环绕,四周。
俯近郭:俯,向下看;近郭,靠近城墙的地方。
寥落:稀疏,稀少。
远舟:远方的船只。
胜概:优美的景色,壮丽的景象。
无端倪:端倪,事物的头绪或边际;无端倪,形容景色无边无际,无法穷尽。
天宫: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宫殿,此处用来形容所处环境如仙境一般。
可淹留:可以长时间停留,引申为使人流连忘返。
一官讵足道:一官,一个官职;讵,岂,哪里;足道,值得提及,此处表达对官职的轻视。
欲去:想要离开。
令人愁:使人心生愁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凌云寺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诗中的“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凌云寺雄伟的建筑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接着,“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则展现了诗人攀登至高处的兴奋之情。

“始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一句,通过诗人的视角变化,展示了对广阔宇宙的感悟和对江水流动的观察。紧接着,“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则描绘了一幅明媚天气中,远眺峨眉山的壮丽景象。

诗人通过“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这两句,细致地刻画了自然界的层次和深邃,以及对树木生长环境的观察。随后,“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羁绊、追求超然物外的心境。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一句,以风和雨为媒,描绘了一种神秘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象。接着,“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飕飕”则写出了寺院中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寂氛围。

诗人在“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远舟”一句中,再次通过视角的变化,表达了对远方世界的观察与向往。随后,“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则总结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象的赞叹和对心灵安顿之地的向往。

最后,“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表达了即将离开这一切所引起的情感波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缑山西峰草堂作

结庐对中岳,青翠常在门。

遂耽水木兴,尽作渔樵言。

顷来阙章句,但欲閒心魂。

日色隐空谷,蝉声喧暮村。

曩闻道士语,偶见清净源。

隐几阅吹叶,乘秋眺归根。

独游念求仲,开径招王孙。

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

栖迟虑益澹,脱略道弥敦。

野霭晴拂枕,客帆遥入轩。

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

伫立云去尽,苍苍月开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感旧赋附歌

东海之水化为田,北溟之鱼飞上天。

城有时而复,陵有时而迁,理固常矣,人亦其然。

观夫陌上豪贵,当年高位,歌钟拂天,鞍马照地,积黄金以自满,矜青云之坐致,高馆招其宾朋,重门叠其车骑。

及其高堂倾,曲池平,雀罗空悲其处所,门客肯念其生平?

已矣夫!世路崎岖,孰为后图?

岂无畴日之光荣,何今人之弃予。

彼乘轩而不恤尔后,曾不爱我之羁孤。

叹君门兮何深,顾盛时而向隅。

揽蕙草以惆怅,步衡门而踟蹰。

强学以待,知音不无。

思达人之惠顾,庶有望于亨衢。

形式: 古风

感遇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

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形式: 古风

感遇

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

凤皇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

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

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