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叔治颍川水磨作诗戏之

君不见相如昔隐临邛市,文君当垆身涤器。

未逢给札赋凌云,岂免辛勤穿犊鼻。

又不见苏秦大困还家时,失计颇遭妻子詈。

谁令奔走事口舌,不学周人营什二。

李侯平生无一廛,只有便便五经笥。

儒冠半世已误身,老欲归耕无耒耜。

近闻颍川有瀑布,碓磨能穷溪谷利。

酾渠凿石激清流,机动轮旋人力易。

今年麦熟春雨足,车载斗量应有备。

勿嫌巾袂缟纷纷,饱看溪渠鸣涖涖。

堆盘坐想雪如山,梦中已觉钱流地。

特君结庐秋风初,我欲叩门来上瑞。

起搜汤饼扫飞罗,轹釜操刀定中馈。

千金何必羡鸱夷,少有属餍而已矣。

嵇康好锻季主卜,达人未免兹游戏。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以李方叔治理颍川水磨之事为背景,运用了多个历史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对李方叔的赞赏与戏谑。诗中通过“相如”、“文君”、“苏秦”等典故,描绘了人物在不同境遇下的生活状态,既展现了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也反映了士人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

“君不见相如昔隐临邛市,文君当垆身涤器。”开篇即以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入题,形象地描绘了文君在市集中的生活场景,以此引出李方叔治理水磨的非凡之举。

“未逢给札赋凌云,岂免辛勤穿犊鼻。”这里借用司马相如未得汉武帝赏识前的艰辛生活,暗喻李方叔虽面临困难,但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事业。

“又不见苏秦大困还家时,失计颇遭妻子詈。”通过苏秦遭遇挫折后家庭关系紧张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李方叔在面对挑战时不放弃的决心。

“谁令奔走事口舌,不学周人营什二。”此处借周公营建国家的典故,赞扬李方叔不仅关注个人发展,更致力于社会福祉。

“李侯平生无一廛,只有便便五经笥。”赞美李方叔虽生活简朴,却学富五车,知识渊博。

“儒冠半世已误身,老欲归耕无耒耜。”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李方叔半生致力于学问,却未能实现归耕理想的感慨。

“近闻颍川有瀑布,碓磨能穷溪谷利。”转而描述李方叔治理颍川水磨的具体行动,展现其智慧与创新精神。

“酾渠凿石激清流,机动轮旋人力易。”具体描绘水磨的运作过程,体现了李方叔的工程才能。

“今年麦熟春雨足,车载斗量应有备。”预示着水磨带来的丰收景象,象征着李方叔事业的成功。

“勿嫌巾袂缟纷纷,饱看溪渠鸣涖涖。”诗人鼓励李方叔不必在意外界的评价,享受成果带来的喜悦。

“堆盘坐想雪如山,梦中已觉钱流地。”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李方叔事业成功后的满足与期待。

“特君结庐秋风初,我欲叩门来上瑞。”诗人希望亲自拜访李方叔,分享这份喜悦,并送上祝福。

“起搜汤饼扫飞罗,轹釜操刀定中馈。”描绘了李方叔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体现了其事业与家庭的和谐统一。

“千金何必羡鸱夷,少有属餍而已矣。”最后以范蠡功成身退的典故,表达了对李方叔既能成就一番事业,又能适时抽身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李方叔的才华、毅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粹公保德通守还朝

与君相见古并门,眉目炯炯清而温。

天涯流落十年事,但指白发俱忘言。

当时射策探月窟,想骑八骏超昆崙。

我时蹇步谩追逐,一蹶不复骖车轮。

岂期末路肯相顾,漂母颇亦哀王孙。

青衫尘土百僚底,忍饥不解安田园。

壮心消尽忧患在,乞怜何异从丘墦。

君才雅为清庙器,未肯碌碌争乘轩。

聊从州县事下考,要为慈母时平反。

吾庸多矣愿自爱,舍鱼不取从熊蹯。

形式: 古风

送叔宽弟通判泸南

老人出乡不得归,西山颍水含清悲。

脂车独办入蜀计,栾城季子真男儿。

凌云栈道三千里,屈指渡泸五月时。

想欢里门下父老,寒食上冢先蟆颐。

吾弟平生得诗礼,大吾门户惟子期。

巴川僰道人鄙远,谁肯仁义变蛮夷。

蜀筇蒟酱亦安用,唐蒙已死仍疮痍。

请君携泥一丸去,持此关塞安黔黎。

形式: 古风

送普融老

孤云去来无常踪,流水曲折无定容。

纡馀散漫随天风,流行坎止忘西东。

南岳道人曰普融,壁立万仞疑少通。

山林市朝能两空,未觉芥蒂于其胸。

脱身尘埃寓高峰,澹然遗世无冥鸿。

岂知绝物非中庸,忍饥学仙啖柏松。

住山出山偶然中,人不吾舍吾其从。

浆馈未足为污隆,要与后学开盲聋。

我方处世知铅舂,自知冠冕久不工。

愿言香火他日同,二老会当林下逢。

形式: 古风

清源大夫吴人到官之数月凿池引泉植芙蕖大变晋俗遂忘江湖之想作诗寄题芙蓉亭

先生腹有五车书,宜著天禄与石渠。

一日不可食无鱼,何不置之于江湖。

迩来得邑古塞隅,饮酪披毳如羌胡。

汾水浊恶山童枯,不知先生何为娱。

忽然寄诗遣长须,报我县圃开榛芜。

昔为沮洳今可潴,下灌粳稻池之馀。

清流映带红芙蕖,炯然不染先生如。

簿书扰扰徒喧呼,不妨行吟学三闾。

吏民已化愚溪愚,能和紫芝于蔿于。

教条自简俗自纾,三尺不犯鞭与蒲。

愿君越吟小踟蹰,晋楚未觉肝胆殊。

长短莫较鹤与凫,弹铗且缓归来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