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

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

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

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馀香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翻译

竹林中有一枝梅花,经过雨水洗净显得清新宁静。
仿佛是美丽的女子在傍晚前来,轻盈的身影在风前摇曳。
新的愁绪又有谁知道呢,回忆起旧事令人怎能忍受。
梦境中环绕着孤独的阳台,醒来后衣袖上残留的香气已冷清。

注释

竹里:竹林中。
一枝梅:一株梅花。
娟娟:清秀的样子。
静:安静。
疑是:似乎像。
佳人:美女。
日暮来:傍晚时分到来。
绰约:姿态优美。
新恨:新的愁苦。
有谁知:谁能理解。
往事:过去的记忆。
何堪省:怎能承受回想。
梦绕:梦中萦绕。
阳台:古代建筑的平台。
寂寞回:孤独地返回。
沾袖:衣袖上沾染。
馀香:残留的香气。
冷:冷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向子諲的《卜算子》。全诗通过描绘竹边孤梅和雨后的清静氛围,抒发了词人的独特情感。

"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 这两句设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竹林之中,一枝梅花在细雨的洗礼下显得格外清新、纯净。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傲与洁净。

"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 这两句则引入了一种幻想:仿佛有一位佳人在黄昏时分轻盈地走来,她的身影在微风中飘逸,给人以无限遐想。这既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也体现了词人对远去记忆的留恋。

"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 诗中的“新恨”和“往事”,显示了词人的复杂情感。他心中藏着新的怨恨,而旧日之事又怎么可能细数?这里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郁与无奈。

"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馀香冷。" 最后两句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一种追忆和留恋。在空旷无人的阳台上,他在梦中徘徊,那些过往的欢愉与悲痛,都化作了残留在衣袖上的馀香,令人感受到一种冷清孤寂。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人事变迁的深情表达,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78)

向子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字:伯恭
  • 号:芗林居士
  • 籍贯:临江(今江西清江县)
  • 生卒年:yīn)(1085-1152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其一)

临镜笑春风,生怕梅花妒。

疑是西湖处士家,疏影横斜处。

江静竹娟娟,绿绕青无数。

独许幽人子细看,全胜墙东路。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二)中秋欲雨还晴,惠力寺江月亭用东坡先生韵示诸禅老,寄徐师川枢密

雨意挟风回,月色兼天静。

心与秋空一样清,万象森如影。

何处一声钟,令我发深省。

独立沧浪忘却归,不觉霜华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督战淝水,再用前韵第三首示青草堂(其四)

胶胶扰扰中,本体元来静。

一段澄明绝点埃,世事如泡影。

歇即是菩提,此语须三省。

古道无人著脚行,禾黍秋风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复自和赋第四首(其五)

千古一灵根,本妙元明静。

道个如如已是差,莫认风番影。

枯木夜堂深,默坐时观省。

月落乌鸡出户飞,万里关河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