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滩谣

石为刀,舟为砺。朝磨暮磨,人与之敝。

舟石相磨,舟奈石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磨刀滩谣》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石与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不断磨砺中所蕴含的生命哲学。

“石为刀,舟为砺”,开篇即以石喻刀,舟喻砺,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磨砺过程。石如刀,锋利无比;舟如砺,坚韧不拔。石与舟的相遇,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次对话,揭示了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朝磨暮磨,人与之敝”,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过程的持续性和对人的影响。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磨砺,还是岁月的流逝,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事物的本质。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物象变化,也暗含了人生的哲思,即人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被磨砺,经历种种变迁。

“舟石相磨,舟奈石何”,最后两句将视角聚焦于舟与石之间的关系。舟虽坚韧,却难以改变石的硬度。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象征,寓意着在面对强大的外力或不变的事物时,个体的力量往往显得微不足道。然而,这种看似无力的对抗,实际上也在塑造着个体的意志和品格,正如舟在不断的磨砺中,虽然无法改变石的硬度,但其自身的坚韧和适应性得到了体现。

整首诗通过石与舟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自然规律、人生哲理以及个体在面对外界挑战时的应对之道。它既是对自然界现象的诗意描绘,也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弹子矶谣(其一)

一篙一尺,十篙一丈。不怕弹子矶,高高在天上。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弹子矶谣(其二)

上水船,撑得铁墙穿。下水舟,摇得铁墙浮。

形式: 古风

望夫操

望夫台,侬今化为石,郎且不须回。

望夫山,侬虽化为石,犹自待郎还。

形式: 古风

雷女织葛歌

雷女采葛,缉作黄丝。东家为绤,西家为絺。

夫寒衣葛布,妇饥食葛乳。

得钱虽则多,不足偿租赋。

一日织一疋,十指徒苦辛。

祗以肥商贾,无能养一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