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敬亭清越上人

海上独随缘,归来二十年。

久闲时得句,渐老不离禅。

砌木欹临水,窗峰直倚天。

犹期向云里,别扫石床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海上独自随顺因缘漂泊,至今已有归乡二十年之久。
长期闲居时常有诗兴涌现,随着年岁渐老愈发亲近禅心。
阶前树木斜倚在水面旁,窗前山峰直插向蔚蓝天际。
还期待能隐居于云雾缭绕之处,另辟石床静享安眠之乐。

注释

海上:指海洋之上。
独随缘:独自一人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境遇与命运。
归来:返回,此处指回到故乡。
二十年:时间长度,指离开故乡后过了二十年。
久闲:长期处于闲适、清闲的状态。
时得句:偶尔或时常有灵感产生,写出诗句。
渐老: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步入老年。
不离禅:越来越离不开对禅宗的修习与体悟,内心始终与禅意相伴。
砌木:台阶边的树木,这里特指庭院中靠近台阶的树木。
欹临水:欹,倾斜;临水,临近水面。形容树木倾斜地生长在水边。
窗峰:窗户所对的山峰。
直倚天:直,笔直;倚天,仿佛倚靠在天空中。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直插天际。
犹期:仍然期待,还希望。
向云里:指深入云雾缭绕的高山或深山之中。
别扫石床眠:别,另外;扫,清扫;石床,古人用以静坐或休憩的石头平台;眠,睡觉。此处指期望能在云雾深处另辟一处石床,静心修养,安睡其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恬淡生活和超脱尘世的禅意。"海上独随缘,归来二十年"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漂泊之后回归自然的愿望,"久闲时得句,渐老不离禅"则展示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获得灵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禅宗有了更深的领悟。"砌木欹临水,窗峰直倚天"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修筑小屋靠近溪水,窗外是连绵的山峰,一切都是那么贴近天地之境。

最后两句"犹期向云里,别扫石床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向往,即使是在离群索居中,也渴望着能飞升云端,与大自然合一。同时,"别扫石床眠"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珍视,每一次休憩都像是与世隔绝的一种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禅意的追求和实践,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向往自然和精神上的自在。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棋僧侣

机谋时未有,多向弈棋销。

已与山僧敌,无令海客饶。

静驱云阵起,疏点雁行遥。

夜雨如相忆,松窗更见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兴善寺贝多树

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

得子从西国,成阴见昔朝。

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

带月啼春鸟,连空噪暝蜩。

远根穿古井,高顶起凉飙。

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

静迟松桂老,坚任雪霜凋。

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华山

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

力疑擎上界,势独压中区。

众水东西走,群山远近趋。

天回诸宿照,地耸百灵扶。

石壁烟霞丽,龙潭雨雹粗。

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

浅觉川原异,深应日月殊。

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

瀑漏斜飞冻,松长倒挂枯。

每来寻洞穴,不拟返江湖。

傥有芝田种,岩间老一夫。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试月中桂

与月转洪濛,扶疏万古同。

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

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

影高群木外,香满一轮中。

未种丹霄日,应虚玉兔宫。

何当因羽化,细得问玄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