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

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

旋拨醅头酒,新炰缩项鳊。

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

迥是偷安地,仍当饱事年。

只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

岂信忧边处,干戈隔一川。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滕太守悠闲自在,郡城依傍洞庭湖畔。
几座寺庙隐于云雾中,千户人家的船只映着月光。
稀疏的大雁飞过秋水之滨,悠扬笛声飘荡在晚楼之前。
立刻斟满新酿的酒,新鲜的缩项鳊鱼正待烹煮。
做官的心境要淡泊,诗兴总是连绵不断。
这里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地方,也是丰收年景充实生活之地。
只愿享受天下的快乐,每天直到太阳高照才醒来。
哪里会相信这里曾是忧虑边疆之处,如今却被一河之隔,战乱不复见。

注释

优游:悠闲自在。
枕:依傍。
洞庭边:洞庭湖畔。
云藏寺:寺庙隐藏在云雾中。
月在船:月光照亮船只。
疏鸿:稀疏的大雁。
长笛:悠扬的笛声。
醅头酒:新酿的酒。
缩项鳊:一种鱼。
宦情:做官的心情。
偷安:偷得浮生半日闲。
饱事年:丰收年景。
日高眠:太阳高照才醒来。
忧边处:忧虑边疆的地方。
干戈:战争器械,此处代指战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诗中描绘了滕太守在洞庭湖畔的闲适生活,展现出一种淡泊官场、享受自然与诗意的氛围。首联“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环境,滕太守在湖滨悠然自得。

颔联“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通过“云藏寺”和“月在船”的意象,表现了滕太守生活的宁静与祥和,以及夜晚湖上泛舟赏月的惬意。颈联“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远处的雁鸣和楼前的笛声增添了诗意。

尾联“旋拨醅头酒,新炰缩项鳊”描绘了滕太守的生活琐事,饮酒烹饪,流露出他对日常生活的满足和对美食的享受。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淡泊官场、享受生活的向往,“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

全诗以写景抒怀为主,寓含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边疆战事的关注,结尾“只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暗含对边疆局势的忧虑。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体现了范仲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格情怀。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和运使舍人观潮(其二)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

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

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

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

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运使舍人观潮(其一)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

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

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

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

腾凌大鲲化,浩荡六鳌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

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寄秦州幕明化基寺丞

同时辟命新,中道改丝纶。

沧海人归楚,清风子在秦。

共居卿月下,独得将星邻。

耸动军前檄,峥嵘席上珍。

烽烟边信息,金鼓武精神。

猎度天山雪,歌逢陇树春。

燕台无限好,西向自沾巾。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

华搆高轩敞,名湖一面分。

星辰居上相,鼓吹燕中军。

山色来嵩室,风光彻汝坟。

杉篁涵晚翠,兰茝荐时薰。

坐啸频乘月,归怀几望云。

迥临黄霸俗,远味仲宣文。

万户方开国,三阶复致君。

斯亭比棠树,千载颂清芬。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