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书窗

秋风拂尽热,半夜雨淋漓。

绕屋是芭蕉,一枕万响围。

恰似钓鱼船,篷底睡觉时。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风驱散了炎热,深夜里下起了连绵的雨滴。
芭蕉环绕着房屋,如同万籁俱寂中的一片喧闹声围绕着枕头。
就像在钓鱼船上,身处船篷底下,静静地入睡。

注释

秋风:秋天的凉风。
拂尽:吹散。
热:炎热。
半夜:深夜。
雨淋漓:雨下个不停。
绕屋:环绕着房屋。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宽大。
一枕:枕头上。
万响:各种声音。
围:包围。
恰似:就像。
钓鱼船:小船用于垂钓。
篷底:船篷下面。
睡觉时:入睡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感受。"秋风拂尽热",形象地写出秋风驱散白天的暑气,带来一丝凉意。"半夜雨淋漓",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雨声滴滴答答,如同低语,营造出宁静而湿润的意境。

"绕屋是芭蕉,一枕万响围",诗人通过芭蕉叶的婆娑声,将雨声放大,仿佛整个屋子都被这万籁之音包围,烘托出深夜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此处的"一枕"与"万响"形成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两句"恰似钓鱼船,篷底睡觉时",诗人把自己比作在小舟中垂钓的人,身处这样的雨夜,仿佛在篷底安睡,享受着自然的韵律。这种比喻既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也寓含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夜雨书窗》通过秋夜风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展现出宋代文人墨客的闲适心境。

收录诗词(31)

周敦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 字:茂叔
  • 籍贯: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
  • 生卒年: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

相关古诗词

题浩然阁

刘侯戴武弁,政则心吾儒。

士茂先兴学,子贤勤读书。

猷为莫不善,才力盖有馀。

西北方求帅,浩然宁久居。

形式: 五言律诗

题清芬阁

风雅久沦落,哇淫肆自陈。

波澜嗟已靡,汗漫□无津。

纷葩混仙蕊,谁可识清真。

先生李郑辈,□态非拟伦。

后生不识事,愈非句愈珍。

至今桐庐水,相与流清新。

蝉联十一世,奕叶扶阳春。

十年问御史,邂逅章江滨。

自惭无所有,衰叹徒欣欣。

樽酒发狂笑,微言入典坟。

稍稍窥绪馀,每每露经纶。

因知相有术,源委本清淳。

形式: 古风

瀼溪书堂

元子溪曰瀼,诗传到于今。

此俗良易化,不欺顾相钦。

庐山我久爱,买田山之阴。

田间有流水,清泚出山心。

山心无尘土,白石磷磷沈。

潺湲来数里,到此始澄深。

有龙不可测,岸木寒森森。

书堂构其上,隐几看云岑。

倚梧或攲枕,风月盈中襟。

或吟或冥默,或酒或鸣琴。

数十黄卷轴,圣贤谈无音。

窗前即畴囿,囿外桑麻林。

芋蔬可卒岁,绢布足衣衾。

饱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

吾乐盖易足,名濂朝暮箴。

元子与周子,相邀风月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游庐山南阜步月回寓馆

不入山中不识闲,不因月上不知还。

老僧长揖归方丈,只有钟声送出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