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天台

行李一枝藤,云边晓扣冰。

丹经如不谬,白发亦何能。

浅井仙人镜,明珠海客灯。

乃知真隐者,笑就汉廷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背着一根藤杖,拂晓时分敲击云边的冰层。
如果修炼丹药的方法没有错,即使满头白发又能如何呢?
如同浅井仙人的镜子,明亮的海客灯笼象征着高洁的追求。
这才明白真正的隐士,笑着接受了朝廷的征召。

注释

行李:随身携带的物品。
晓:清晨。
冰:寒冷的冰层。
丹经:修炼丹药的秘籍。
谬:错误。
白发:指年老。
浅井仙人镜:比喻清澈如仙人之境的水面。
明珠海客灯:形容明亮的海市蜃楼般的灯光。
真隐者:真正的隐士。
汉廷:古代中国的朝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隐者形象,通过鲜明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隐者的超然物外与世俗权势的脱离。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观与隐者生活的细节,以此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行李一枝藤,云边晓扣冰"两句,描绘了隐者携带简单行囊,在云端轻敲冰冷的山石的情景,透露出隐者的清高脱俗和与自然息息相通的生活状态。"丹经如不谬,白发亦何能"则是对隐者修炼之法和长寿之愿的描写,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事无所牵挂、悠然自得的情怀。

"浅井仙人镜,明珠海客灯"两句,通过隐者使用浅井水为镜和远方客船上的明珠作灯光,强化了隐者的超凡脱俗和与世隔绝的意境。最后两句"乃知真隐者,笑就汉廷徵"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真正隐者的认知,即他们不受世俗权力的诱惑,甚至对朝廷的征召也能笑而置之。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追求。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送人归觐河中

青门冢前别,道路武关西。

有寺云连石,无僧叶满溪。

河长随鸟尽,山远与人齐。

觐省波涛县,寒窗响曙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人赴职湘潭

南征虽赴辟,其奈负高科。

水合湘潭住,山分越国多。

梅花雪共下,文□□相和。

白发陪官宴,红旗影里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

春往海南边,秋闻半夜蝉。

鲸吞洗钵水,犀触点灯船。

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

长安却回日,松偃旧房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从叔书记山阴隐居

山顶绝茅居,云泉绕枕虚。

烧移僧影瘦,风展鹭行疏。

卷箔清江月,敲松紫阁书。

由来簪组贵,不信教猿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