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赴职湘潭

南征虽赴辟,其奈负高科。

水合湘潭住,山分越国多。

梅花雪共下,文□□相和。

白发陪官宴,红旗影里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尽管南行应召出仕,但无奈未能取得高官之位。
在湘潭停留,山水环绕,仿佛越国之地。
梅花与雪花一同飘落,诗文在此交融。
满头白发仍参加官宴,歌声在红旗下回荡。

注释

南征:南行应召。
虽:尽管。
赴辟:应召出仕。
其奈:无奈。
负:取得。
高科:高官之位。
水合:湘潭的水。
山分:山水环绕。
越国:古代诸侯国名,这里指地势特点。
多:众多。
梅花雪:梅花与雪花。
文:诗文。
□□:此处可能缺失文字,以□□表示。
相和:交融。
白发:满头白发。
陪官宴:参加官宴。
红旗:红色的旗帜。
影里:在...之中。
歌:歌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赴任的官员离别的情景。"南征虽赴辟"表明主人公即将启程前往南方的任所,尽管心中可能有所不甘,但仍旧必须踏上旅途。"其奈负高科"则透露出他对于未来职责的担忧和重视。

"水合湘潭住"写出了湘江之水汇聚于潭中,给人一种稳定感;而"山分越国多"则描绘出南方山峦纵横,境界辽阔。自然景观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一种深远和壮丽。

"梅花雪共下"中的梅花与雪花同落,是对友情或离别之美好的比喻;"文□□相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以及希望与友人在精神上保持和谐一致。

最后两句"白发陪官宴,红旗影里歌"展现了一种岁月沧桑之感。白发老者参加官府宴席,红旗下唱歌,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于未来某种仪式或庆典场合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朋友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谊和文学理想的珍视。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

春往海南边,秋闻半夜蝉。

鲸吞洗钵水,犀触点灯船。

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

长安却回日,松偃旧房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从叔书记山阴隐居

山顶绝茅居,云泉绕枕虚。

烧移僧影瘦,风展鹭行疏。

卷箔清江月,敲松紫阁书。

由来簪组贵,不信教猿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友罢举赴边职

出剡篇章入洛文,无人细读叹俱焚。

莫辞秉笏随红旆,便好携家住白云。

过水象浮蛮境见,隔江猿叫汉州闻。

高谈阔略陈从事,盟誓边庭壮我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东宫贾正字之蜀

南朝献晋史,东蜀瞰巴楼。

长栈怀宫树,疏峰露剑州。

半空飞雪化,一道白云流。

若次江边邑,宗诗为遍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