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有学无识

文章位业冠通寰,桃李盈门捷径攀。

身伺安危为进退,心凭好恶别贤奸。

片言险败中兴局,夹辅惭居上相班。

张禹孔光同列传,羞将著作说名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宰相有学无识》由清代诗人王润生所作,通过对比宰相的学问与见识,揭示了在政治领域中,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当时官场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联“文章位业冠通寰,桃李盈门捷径攀”描绘了一位宰相凭借卓越的学问和才能,在官场中取得了显赫的地位,其门下弟子众多,象征着他在学术和仕途上的成功。这里以“文章位业”和“桃李盈门”来赞美这位宰相的成就,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过于注重学术和名声,而忽视了政治实践中的复杂性和变数。

颔联“身伺安危为进退,心凭好恶别贤奸”进一步揭示了这位宰相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考量方式。他根据局势的安危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依据个人的好恶来区分贤者与奸佞。这种做法虽然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谨慎和决断,但也可能因为过于主观和情绪化,导致决策不够公正和全面。

颈联“片言险败中兴局,夹辅惭居上相班”指出了一次因言辞不慎而导致的重大失误,差点毁掉了国家复兴的希望。这不仅反映了宰相在关键时刻的失策,也强调了言语在政治中的重要性及其潜在的风险。同时,他也自谦地表示对自己位居高位感到惭愧,表达了对自身行为后果的反思。

尾联“张禹孔光同列传,羞将著作说名山”以历史上的两位著名宰相张禹和孔光为例,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张禹和孔光虽有名望,但也有过失。诗人以此为鉴,不愿将自己的事迹与名山大川并列,表达了对自身错误的羞愧和对道德标准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宰相形象的刻画,探讨了学问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品德在权力运作中的重要性。它既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是对当代官僚体制的隐喻,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和地位的同时,不应忽视道德和责任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73)

王润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汉阳叶相广州事

盛年开府气纵横,使相威棱耸百城。

破格封邀五等爵,外交事坏一书生。

天边化鹤归丁令,海上看羊愧子卿。

盘错早知难幸试,肯将实祸博虚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近世

近世州县官,动呼曰不肖。

不能肖父母,转能肖显要。

父母之于子,各以诗书教。

子当读书年,亦复谈忠孝。

奈何一入官,辄以不肖号。

呵叱鸡狗同,奔走马牛效。

习为妾妇容,幸博上官笑。

柔媚若性生,奥灶无不到。

嘑蹴与涕唾,未尝生计较。

奈何一临民,性气忽粗暴。

喜怒动任情,衣冠恣践蹈。

昔日凫何卑,今日鹅何傲。

岂受上官侮,合向部民报。

抑或官有样,宪体宜则效。

绾到州悬符,演出天神貌。

不肖肖斯真,难为外人告。

面目忘本来,顶踵殉时好。

呜呼官若此,父母岂及料。

形式: 古风

八月二十三日先慈八秩忌辰礼佛志感四首(其一)

慈俭传家庇后昆,零丁坠绪赖延存。

绸缪耗尽心头血,牖户于今有泪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八月二十三日先慈八秩忌辰礼佛志感四首(其二)

一镫五夜永蓬庐,半照呜机半读书。

毕竟孤儿蹭蹬老,九原遗恨定何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