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来宦拙喜跻攀,门枕溪流四面山。
时过邻僧话浮世,一轩长对此君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年来宦拙喜跻攀"表明诗人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对世俗的功名利禄感到厌倦,而乐于追求高远的精神寄托。"门枕溪流四面山"则是对其隐居环境的描绘,溪水环绕,四周被山峦所包围,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安详的景象。
"时过邻僧话浮世"中的"邻僧"可能指的是住在附近寺庙里的和尚,与诗人相邻。"话浮世"则是指他们之间的话题多关注于超脱尘世的佛法,暗示诗人对红尘俗世的看破与超然。
"一轩长对此君闲"中的"一轩"可能是一种轻便的小车,如轿子之类。"长对"则是指诗人独自静坐,对着自然景观发呆。此句表明诗人在大自然中享受着悠闲自得的时光,与世间的喧嚣相比,他更倾向于选择孤独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心境。这样的生活让诗人感到满足和平静,是一种对抗世俗纷扰、寻求内在平衡的生活态度。
不详
大智西归不肯回,只今莲社喜重开。
会中独有遗民在,十五年间两度来。
吾祖持兵镇此都,投身九死定全吴。
一朝流矢中眸子,千载忠魂列霸图。
墓木但遗枫合抱,庙庭还有像完躯。
英雄未必输张许,青史功名定有无。
华屋沈沈野外居,茂林清荫绕门闾。
移花植果心无事,抱子弄孙欢有馀。
闲过西畴观刈穫,懒寻南郭命巾车。
问君为圃嗟予晚,便拟归休学二疏。
渊明遇佳趣,欲辩每忘言。
道安对胜士,高论矜弥天。
斯人已往不可得,悠悠俗驾徒争先。
梦尸梦秽了不悟,宁论掷足与裸颠。
虽知香臭在得丧,一朝十获岁九迁。
谁能休沐过僧语,聊问我林仍我泉。
贤哉令尹得此趣,颇厌世味如荤膻。
学人荐取妙香句,莫学大珠空饭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