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遂上人归钱唐

白衣游帝乡,已得事空王。

却返湖山寺,高禅水月房。

雨中过岳黑,秋后宿船凉。

回顾秦人语,他生会别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身着白衣漫游在京城,已经领悟了空王的道理。
返回湖光山色的寺庙,居住在静谧的水月禅房。
雨中穿过峻峭的岳峰,秋夜乘船感到阵阵凉意。
回望过去,秦地的人们的话语,期待来世在别处重逢。

注释

白衣:指僧侣的白袍,象征出家人。
帝乡:京城,这里指长安。
空王:佛教中的概念,指空无自性的佛。
却返:返回。
湖山寺:山水环绕的寺庙。
高禅:高深的禅修。
水月房:以水月比喻禅境的禅房。
岳:山岳。
秦人:古代对关中地区人的称呼。
他生:来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旅行过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开篇“白衣游帝乡,已得事空王”表明僧人在寻访仙境或佛教圣地的旅途中已经体验到了超脱尘世的空灵之感。

接着,“却返湖山寺,高禅水月房”则表现了僧人归于宁静的山林寺庙,专注于禅修,与自然界中的水和月为伴。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僧人的生活场景,也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心境。

“雨中过岳黑,秋后宿船凉”写出了僧人在雨中翻越高山,以及秋天之后在船上度过清凉的夜晚。这些自然景象与僧人的旅行相结合,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赞美。

最后,“回顾秦人语,他生会别方”中“秦人语”可能指的是某种关于出世或修行的教诲,而“他生会别方”则表达了一种宿命论或者轮回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其宿命所归,最终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两句为诗作了一个深远而含蓄的结束。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旅行与修行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出世和宿命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送凤翔范书记

西京无暑气,夏景似清秋。

天府来相辟,高人去自由。

江山通蜀国,日月近神州。

若共将军语,河兰地未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友人入蜀

天际蜀门开,西看举别杯。

何人不异礼,上客自怀才。

夜涧青林发,秋江渌水来。

临邛行乐处,莫到白头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友人下第归宛陵

天涯长恋亲,阙下独伤春。

拟住还求己,须归不为身。

临岐仍犯雪,挂席始离尘。

共泣东风别,同为沧海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友人下第归越

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

山阴何处去,草际片帆通。

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

虽为半年客,便是往来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