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
山阴何处去,草际片帆通。
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
虽为半年客,便是往来鸿。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朋友的场景,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思念和不舍。首句“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通过水的流向来比喻心中的归乡之情,与广阔的江湖一同向着东方延伸,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朋友离去的无尽思念。第二句“山阴何处去,草际片帆通”则描绘了一种迷茫感——朋友离去的方向不明确,只能看到远处草丛中一丝帆影,这种写法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第三句“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运用了典型的春日景象——细雨和春天特有的愁绪,以及早晨潮汐的声音与梦境相交织,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最后一句“虽为半年客,便是往来鸿”表达了即使朋友只是短暂停留,但在彼此心中所占据的地位却如同远行的大雁一样深刻和重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送别之际的复杂感情和深沉意境。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一别长安后,晨征便信鸡。
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
绿树丛垓下,青芜阔楚西。
路长知不恶,随处得诗题。
并州非故国,君去复寻谁。
猃狁方为寇,嫖姚正用师。
戍烟来自号,边雪下无时。
更想经绵上,应逢禁火期。
离亭聊把酒,此路彻边头。
草白雁来尽,时清人去游。
汾河流晋地,塞雪满并州。
别后相思夜,空看北斗愁。
风沙遥见说,道路替君愁。
碛夜星垂地,云明火上楼。
征鸿辞塞雪,战马识边秋。
不共将军语,何因有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