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至节推首夏

首夏寻芳也未迟,绕园红紫尚菲菲。

无心与物真皆可,有酒逢人劝莫违。

梦逐杨花无限思,身惭啼鸟不如归。

官居寂寞如僧舍,海燕怜贫故入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初夏时节赏花也不晚,园中红紫花朵正繁盛。
无需刻意追求,随性而为,与万物和谐共处,遇到美酒就该分享,不要推辞。
梦境随着飘荡的柳絮漫无边际,内心却因不能归乡而感到惭愧。
身处官位空虚寂寞如同僧人的住所,海燕因同情我的贫困飞入屋内。

注释

首夏:初夏。
寻芳:赏花。
未迟:不晚。
绕园:环绕园中。
红紫:红花紫花。
尚菲菲:正盛开。
无心:随性。
真皆可:都可接受。
有酒:遇到美酒。
劝莫违:劝你不要拒绝。
梦逐:梦境追随。
杨花:柳絮。
无限思:无尽思绪。
身惭:内心惭愧。
啼鸟:啼叫的鸟儿。
不如归:不如回家。
官居:官职所居之处。
寂寞:空虚寂寞。
如僧舍:像僧人住所。
海燕:海鸥。
怜贫:同情贫困。
故入扉:特意飞入门窗。

鉴赏

这首宋诗是苏辙的作品,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寻访园中景色的感受。首句"首夏寻芳也未迟"表达了对初夏花卉的喜爱,即使时节已晚,仍有红紫花朵盛开,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气息。"无心与物真皆可"表达了诗人随和的心境,认为顺应自然,无欲无求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有酒逢人劝莫违"则流露出诗人与朋友相聚的欢乐,借酒表达友情,劝诫人们在这样的时刻不应错过欢聚的机会。"梦逐杨花无限思"借梦境寄托对远方的思念,杨花飘零象征着游子的离愁。"身惭啼鸟不如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及时归家的自责,羡慕鸟儿能自由飞翔,回归自然。

最后两句"官居寂寞如僧舍,海燕怜贫故入扉"以官署的清寂和海燕的来访作比,暗示诗人身处官场的孤独与清贫,连海燕都懂得他的境况,前来作伴,增添了诗中的孤寂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细腻,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唐觐送姜应明谒新昌杜簿

夫子虽穷气浩然,轻蓑短笠傲江天。

薄游到处唯耽酒,归去无心苦问田。

泮上讲官殊不俗,山中老簿亦疑仙。

相从未足还辞去,欲向曹溪更问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

西溪秋思日盈笺,幕府拘愁学久骞。

记庙终惭无好句,酹坟犹喜有前篇。

屏除笔砚真良计,写寄交游畏妄传。

吴纸赠君君莫怪,耕耘废罢有闲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偶成

交情淡泊久弥新,吏役萦缠日益纷。

香火社中真避世,簿书丛里强论文。

樽罍正及明蟾夜,舟楫来随早雁群。

世俗如君今有几,真将富贵等浮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黄大临秀才见寄

故人聚散霜前叶,往事眇茫风际烟。

游宦一生非有己,隐居万事不由天。

崎岖槛阱方谋食,啸傲山林肯计年。

赖已将心问卢老,相逢他日笑风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