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其二十六)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一切诸佛,皆恁么转。

若向下去,三乘五性,顿渐偏圆。

若向上去,不唯觅下口处不得。

临济德山,目瞪口呿。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克勤所作的《偈五十三首》中的第二十六首。诗中以“三转法轮”为引子,深入探讨了佛法的精义与修行的层次。

“三转法轮于大千”,开篇即以“三转法轮”作为佛教修行的核心概念,象征着佛法的深邃与广大。法轮代表佛法的教义,大千则指宇宙万物,意味着佛法能普照世间一切。

“其轮本来常清净”,强调法轮的本质就是清净无染,象征着佛法的纯净与真理的永恒不变。

“一切诸佛,皆恁么转”,指出所有佛都遵循同样的法轮转动,强调佛法的统一性和普遍性,不论修为高低,皆应遵循此道。

“若向下去,三乘五性,顿渐偏圆”,这里提到“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五性”(信、戒、闻、舍、慧),说明佛法修行从浅入深,既有快速直进(顿悟)、也有渐次积累(渐修),同时涵盖了不同层次的修行者。

“若向上去,不唯觅下口处不得”,进一步阐述修行的高深境界,指出向上追求时,不应仅仅停留在基础层面,而要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临济德山,目瞪口呿”,最后以临济宗和德山宗两位禅师为例,形象地表达了在佛法修行中,面对真理时的震撼与觉醒,眼睛瞪大,嘴巴张开,表示对佛法深奥的领悟和内心的震动。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展现了佛法修行的深刻内涵和层次,以及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觉悟。

收录诗词(73)

释克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七)

入田不拣,三千里外黑漫漫。

牛头没,马头回,百亿万劫没交涉。

拈一放一,节外生枝。举古举今,无风起浪。

山僧今日,一时拨断。

千峰势到岳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八)

终日相逢无半面,刚然千里有知音。

不须格外论奇特,只此全机耀古今。

倾盖如旧,白头如新。两镜相照,不隔纤尘。

遍界未尝示相,毫端普现色身。

止犹谷神,动若行云。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九)

棒头取證,撒土撒沙。喝下承当,承虚接响。

向上向下,转见颟顸。说妙谈玄,和泥合水。

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

平地欺人,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

掉棒打月,佛祖凡圣,拈向一边。

红霞穿碧落,白日绕须弥。

形式: 偈颂

偈五十三首(其三十)

田地稳密底,抬脚不起,探头太过。

神通妙用底,放脚不下,收身未转。

直饶十字纵横,朝打三千,犹较些子。

若知有去,始见全提半提。

傥或未知,布袋里老鸦虽活如死。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