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道损喜雪

密雪已迎腊,随风来拂巾。

偏知寒夜屋,不管醉归人。

暗积空庭合,偷装众树新。

沃田将望岁,压疠且忘贫。

薄厚曾无意,飘扬似有因。

既能先覆物,乃见未饶春。

作阵从天落,何功得地均。

暂欣供一赏,惜逐马蹄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密密的雪花迎接腊月,随风轻拂过衣巾。
尤其知道寒冷的夜晚,屋檐下堆积如银,不顾归家醉人的困倦。
庭院暗暗积满了雪,悄悄装点着树木的新妆。
肥沃的土地期待丰收,疾病带来的贫困暂时忘却。
雪花的厚薄并无预谋,飘洒似乎有其自然规律。
既然能最先覆盖万物,才显现出春天之前的生机。
如同大军从天而降,均匀地覆盖大地,不求回报。
短暂的欢愉只为欣赏,可惜转眼就被马蹄扬起的尘土淹没。

注释

密雪:密集的雪花。
腊:农历十二月。
拂巾:轻拂衣巾。
偏知:尤其知道。
寒夜屋:寒冷的夜晚。
醉归人:喝醉回家的人。
暗积:悄悄堆积。
空庭:空旷的庭院。
众树新:装扮树木的新景象。
沃田:肥沃的土地。
望岁:期待丰收。
压疠:压制疾病。
未饶春:早于春天到来。
作阵:像军队一样。
地均:均匀地覆盖大地。
暂欣:短暂的喜悦。
逐马蹄尘:被马蹄扬起的尘土追赶。

鉴赏

梅尧臣的《和道损喜雪》描绘了冬日里一场悄然降临的密雪,它在腊月的寒风中飘洒,轻拂行人的衣巾。诗人通过“偏知寒夜屋,不管醉归人”这两句,展现出雪如何无声无息地温暖了寒冷的夜晚,甚至不顾及归家醉酒的人。接着,他描述了雪在庭院和树木间悄悄积累,预示着丰收的到来,以及雪如何暂时驱散疾病的阴影,让人们忘却贫困。

诗中的“薄厚曾无意,飘扬似有因”表达了雪的自然随意与深藏的生机,它均匀地覆盖大地,不求回报,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做准备。最后,诗人感叹雪如大军从天而降,却能公平地润泽万物,即使短暂的美景也会被马蹄声所扰。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赞美了雪的无私奉献和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季父知并州

捧诏出明光,飞轩陟太行。

玉墀分近侍,虎绶给新章。

笳吹喧行陌,旌旗卷夜霜。

雁归汾水绿,城压代云黄。

土屋春风峭,毡裘牧骑狂。

关山宁久驻,剩宴柳溪傍。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金明池游

三月天池上,都人袨服多。

水明摇碧玉,岸响集灵鼍。

画舸龙延尾,长桥霓饮波。

苑光花粲粲,女齿笑瑳瑳。

行袂相朋接,游肩与贱摩。

津楼金间采,幄殿锦文窠。

挈榼车傍缀,归郎马上歌。

川鱼应望幸,几日翠华过。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亲郊前三日大庆殿雪中皇帝率群臣发章圣五后册

将郊先奉册,拜立未央庭。

天表君心孝,人惊晓雪零。

冕旒纷点缀,剑佩湿晶荧。

曲盖曾无用,群臣敢自宁。

炉烟静斋幄,井气冻宫瓶。

明日来坛下,中宵已见星。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秋日舟中有感

天乎余困甚,失偶泪滂沱。

世事随时远,秋风顺水多。

鳏鱼空恋穴,独鸟未离柯。

岁月都无几,存亡可奈何。

儿娇从自哭,婢騃不能呵。

已觉愁容改,休将旧鉴磨。

弊衣留暗垢,残药恨沉痾。

斗厌驱驱役,终期老薜萝。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