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蓝

芳蓝滋匹帛,人力半天经。

浸润加新气,光辉胜本青。

还同冰出水,不共草为萤。

翻覆依襟上,偏知造化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芬芳的蓝色浸染着布匹,人们技艺高超仿佛半天云中织就。
浸湿后更添清新气息,光彩照人超越了原有的青色。
这蓝色如同冰出自清水中,不同于草丛中的萤火虫之光。
在衣襟上翻转起伏,特别显现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注释

芳蓝:芬芳的蓝色染料。
滋:浸染。
匹帛:布匹,纺织品。
人力:人的技艺。
半天经:形容技艺高超,如同在半空中织造。
浸润:湿润,这里指染色过程。
新气:新的、清新的气息。
光辉:光彩,光泽。
胜本青:比原本的青色更出色。
还同:犹如,相似于。
冰出水:冰从水中形成,比喻清澈纯净。
不共:不同,区别于。
草为萤:草丛中的萤火虫发出的微光。
翻覆:翻动,变动位置。
依襟上:附着在衣襟上。
偏知:更加知晓,深刻体会。
造化灵:大自然的奇妙与灵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中的“芳蓝滋匹帛”比喻着蓝色物质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的清新芬芳,似乎有一种生命力经过人的精心培育得以展现。"人力半天经"则表明了这需要人与自然共同努力的过程。

"浸润加新气,光辉胜本青"一句,通过水的滋润和阳光的照射,使蓝色变得更加鲜亮,超过了原本的颜色。这里蕴含着事物可以通过外在条件的改变而提升其内在品质的哲理。

"还同冰出水,不共草为萤"则描写了一种纯净和独立的境界,即使是从同一源头出来,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不与他物混杂。这也可以看作是对个人品德或艺术追求的一种赞美。

最后,"翻覆依襟上,偏知造化灵"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和顺应这种规律的人的赞赏。这里的“造化”指的是自然界中事物生成变化的原理,而“灵”则是对这些理解者智慧的肯定。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通过努力和适当的外部条件,个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品质,同时保持独立和纯净。

收录诗词(2)

王季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华山谣

九华峥嵘占南陆,莲花擢本山半腹。

翠屏横截万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云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极如中庭。

丹崖压下庐霍势,白日隐出牛斗星。

杉松一岁抽数尺,琼草夤缘秀层壁。

南风拂晓烟雾开,满山葱茜铺鲜碧。

雷霆往往从地发,龙卧豹藏安可别。

峻极遥看戛昊苍,挺生岂得无才杰。

神仙惮险莫敢登,驭风驾鹤循丘陵。

阳乌不见峰顶树,大火尚结岩中冰。

灵光爽气曛复旭,晴天倒影西江渌。

具区彭蠡夹两傍,正可别作一岳当少阳。

形式: 古风

鱼上冰

北陆收寒尽,东风解冻初。

冰消通浅溜,气变跃潜鱼。

应节似知化,扬鬐任所如。

浮沈非乐藻,沿溯异传书。

结网时空久,临川意有馀。

为龙将可望,今日愧才虚。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嬿婉辞

高楼有佳人,被服何赫烜。

援琴发清弹,曲䀆思无限。

夫君赴遐征,空床锦衾卷。

不怨嘉会违,但忧芳岁晚。

忆与君别初,蚕生及春暖。

绤衣凄以风,君行犹未返。

君心海中石,有力那可挽。

妾心匣底镜,光华常不损。

飘飘云中雁,双飞岂相远。

愿言怀故欢,及时谐嬿婉。

形式: 古风

题宋徽宗画犬自署曰赐应夫人守閤

别殿春日长,君王多玩好。

不惟翰墨工,绘事亦深造。

挥毫出骏犬,踞坐息轻趬。

金毛映玉爪,生气终外耀。

以赐应夫人,岂但资巧笑。

后宫三十六,粉黛正年少。

望幸日已深,羊车殊未到。

于焉托犬名,警彼花房盗。

呜呼移此虑,足以守宗庙。

神器一被窃,万乘殁边徼。

婵娟难白□,此物气凋耗。

望彼犬羊天,令人重嗟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