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册东夷王使

越海传金册,华夷礼命行。

片帆秋色动,万里信潮生。

日映孤舟出,沙连绝岛明。

翳空翻大鸟,飞雪洒长鲸。

旧鬓回应改,遐荒梦易惊。

何当理风楫,天外问来程。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跨海传递金牌诏书,中外礼仪使命通行。
秋色中一片船帆摇曳,万里的信息随着潮水而生。
阳光映照着孤独的小舟出发,沙滩连接着遥远明亮的岛屿。
大鸟在空中振翅翻飞,如飞雪般洒落在巨大的鲸鱼上。
年岁的增长自然改变了两鬓的颜色,边远之地的梦境常常令人惊讶。
何时才能整理好风中的船桨,向天边询问归来的航程。

注释

越海:跨越海洋。
金册:指皇帝的诏书,这里用金色象征尊贵。
华夷:华夏与夷狄,泛指中国与外国。
礼命:礼仪与使命。
片帆:指孤单的一艘船。
秋色:秋天的景色,也可引申为凄清的氛围。
信潮:按时而至的海潮,比喻信息的传递。
日映:阳光照耀。
孤舟:单独的一只小船。
沙连:沙滩相连。
绝岛:偏远的岛屿。
翳空:遮蔽天空,形容鸟儿飞得高。
大鸟:可能指鹰等大型飞禽,这里形容气势宏大。
飞雪:形容鸟羽如雪花飘落。
长鲸:大海中的大鲸鱼,喻指海中壮观之物。
旧鬓:年老时的鬓发。
应改:自然会变白。
遐荒:边远荒凉之地。
梦易惊:容易从梦中惊醒。
何当:何时能够。
理风楫:整理好船桨,准备航行,比喻做出行前的准备。
天外:极远的地方,比喻远方。
问来程:询问归来的路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携带金册前往东夷国的壮观场景,展现了古代中国与邻邦交流的情状。诗人运用雄浑的笔触和鲜活的意象,将使者的旅途经历和心理变化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越海传金册,华夷礼命行"一句,开篇便设定了宏伟的场景,显示出使者肩负重要使命的庄重感。"片帆秋色动,万里信潮生"则描绘了帆船在秋风中缓缓前进,信守着潮汐的节奏,一往无前的决心。

接下来的"日映孤舟出,沙连绝岛明",通过对日光照耀和海岸线条的刻画,增添了一份静谧而又壮阔的气氛。紧接着的"翳空翻大鸟,飞雪洒长鲸"则以动态的描写手法,展现了天际间自由 翱翔的大鸟以及飘落的雪花与海中巨兽相互辉映的壮丽景象。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往昔记忆的回顾与内心世界的触动,"旧鬓回应改,遐荒梦易惊"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远方故土的思念。最后的"何当理风楫,天外问来程"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探索和期待,以及对使命完成后归途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基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送李侍御福建从事

晋安来越国,蔓草故宫迷。

钓渚龙应在,琴台鹤乱栖。

泛涛明月广,边海众山齐。

宾府通兰棹,蛮僧接石梯。

片云和瘴湿,孤屿映帆低。

上客多诗兴,秋猿足夜啼。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送和北虏使

路始阴山北,迢迢雨雪天。

长城人过少,沙碛马难前。

日入流沙际,阴生瀚海边。

刀镮向月动,旌纛冒霜悬。

逐兽孤围合,交兵一箭传。

穹庐移斥候,烽火绝祁连。

汉将行持节,胡儿坐控弦。

明妃的回面,南送使君旋。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武陵王将军

河外今无事,将军有战名。

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

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

朱旗身外色,玉漏耳边声。

开閤谈宾至,调弓过雁惊。

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顾少府之永康

婺女星边去,春生即有花。

寒关云复雪,古渡草连沙。

宿次吴江晚,行侵日徼斜。

官传梅福政,县顾赤松家。

烧起明山翠,潮回动海霞。

清高宜阅此,莫叹近天涯。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