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五)寿吴尚书

明日又重午,搀借玉蒲香。

劝君且尽杯酒,听我试平章。

时事艰难甚矣,人物眇然如此,骚意满潇湘。

醉问屈原子,烟水正微茫。溯层峦,浮叠嶂,碧云乡。

眼中犹有公在,吾意亦差强。

胸次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堪补舜衣裳。

要及黑头耳,霖雨趁梅黄。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方岳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寿吴尚书》。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明日又重午,搀借玉蒲香。劝君且尽杯酒,听我试平章。" 这几句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欢愉氛围,诗人邀请友人共同举杯畅饮,同时提出要吟咏一番平和的韵律。

"时事艰难甚矣,人物眇然如此,骚意满潇湘。"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状况的不满与忧虑,以及对英雄豪杰稀缺的感慨。骚意指的是《楚辞》中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潇湘则是古代楚国的地名,常用来象征南方。

"醉问屈原子,烟水正微茫。溯层峦,浮叠嶂,碧云乡。" 诗人在酒酣之际向屈原发问,环境的迷离感与诗人的豪情相互交织,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仰慕和自己胸中壮志难以言表。

"眼中犹有公在,吾意亦差强。"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末世,但心中仍存有理想,与友人的情谊依旧坚定不移。

"胸次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堪补舜衣裳。" 诗人以自己内心的壮志比喻为百万雄师,以自己的文笔比作治国安邦的三大策略,并自信能够补救古圣先贤留下的不完整之处。

最后两句"要及黑头耳,霖雨趁梅黄。" 描述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壮志能得到实现,就如同普降的甘霖为枯萎之物带来生机,梅花在春风中绽放,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宴席、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理想的坚持。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七)别庐山题龙湖阁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

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

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

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

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

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餐水宿,底处不烟芜。

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癸丑生日

老子兴不浅,归矣复言归。

不知归又何处,知我者何希。

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

且尽一杯酒,春瓮晓生肥。倩梅花,邀涧叟,醉林扉。

五年今已如此,莫倚健于飞。

日月笼中双鸟,今古人间一马,五十五年非。

归去不归去,未了北山薇。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微]韵

水调歌头(其一)九日醉中

左手紫螯蟹,右手绿螺杯。

古今多少遗恨,俯仰已尘埃。

不共青山一笑,不与黄花一醉,怀抱向谁开。

举酒属吾子,此兴正崔嵬。夜何其,秋老矣,盍归来。

试问先生归否,茅屋欲生苔。

穷则箪瓢陋巷,达则鼎彝清庙,吾意两悠哉。

寄语雪溪外,鸥鹭莫惊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

水调歌头(其二)平山堂用东坡韵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蘋洲外,山欲暝,敛眉峰。

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