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旅途即事

驱羸多自感,烟草远郊平。

乡路几时尽,旅人终日行。

渡边寒水驿,山下夕阳城。

萧索更何有,秋风两鬓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驾车疲倦多感怀,烟草漫漫远郊平。
故乡道路何时尽,游子整日不停行。
渡口寒水旁驿站,山脚下夕阳映古城。
景色凄凉更无他,秋风吹过生白发。

注释

驱羸:驾车疲倦。
烟草:田野中的草丛。
远郊:偏远的郊区。
平:平坦。
乡路:回家的道路。
几时:何时。
尽:结束。
终日:整天。
渡边:渡口旁边。
寒水:寒冷的水面。
驿:驿站。
山下:山脚下。
夕阳城:夕阳照耀的城市。
萧索:荒凉、冷清。
何有:还有什么。
秋风:秋风。
两鬓生:两鬓生出白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的旅途中所见所感。开篇“驱羸多自感,烟草远郊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体验。“乡路几时尽,旅人终日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乡之路的无限思念以及旅途的孤独与漫长。

“渡边寒水驿,山下夕阳城”中的“渡边寒水驿”描绘了秋天河边的荒凉景象,而“山下夕阳城”则勾勒出了一幅黄昏落幕时城郭的宁静图景。这些景物都渲染出了诗人旅途中所遇到的萧瑟孤寂。

最后,“萧索更何有,秋风两鬓生”表达了诗人在秋风的吹拂下感受到的苍凉与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感慨。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秋日旅途中的寂寞与悲凉,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02)

刘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 字:蕴灵
  •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相关古诗词

秋日望西阳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馀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秋日寓怀

海上生涯一钓舟,偶因名利事淹留。

旅涂谁见客青眼,故国几多人白头。

霁色满川明水驿,蝉声落日隐城楼。

如何未尽此行役,西入潼关云木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登醴泉县楼

闲上高楼时一望,绿芜寒野静中分。

人行直路入秦树,雁截斜阳背塞云。

渭水自流汀岛色,汉陵空长石苔纹。

秋风高柳出危叶,独听蝉声日欲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秋月望上阳宫

苔色轻尘锁洞房,乱鸦群鸽集残阳。

青山空出禁城日,黄叶自飞宫树霜。

御路几年香辇去,天津终日水声长。

此时独立意难尽,正值西风砧杵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