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诵公诗、大雅久不闻,吾衰竟谁陈。

自晋宋以来,隋唐而下,旁若无人。

光焰文章万丈,肯媚永王璘。

卓有汾阳老,抱丈人贞。

不是沈香亭上,谩题飞燕,蹴起靴尘。

安得锦袍西下,明月堕江滨。

青山冢、知几番风雨,雷霆走精神。

因过鲁,携一尊吊古,疑是前身。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真]韵

翻译

吟咏杜甫的诗篇,高雅之声久已不再听闻,我这垂暮之年,还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情。
自从晋代和宋代以来,直到隋唐以后,人们都漠不关心,仿佛与世隔绝。
他的文章光彩照人,却不愿迎合永王李璘这样的权贵。
他像有高尚节操的汾阳老将,坚守着正直的美德。
他的才华不在沈香亭上题诗,只为飞燕轻盈,蹴踏起一片靴尘。
何时能身披锦袍,乘风西下,让明月坠落在江边。
那座青山下的坟墓,经历过多少次风雨洗礼,仿佛雷霆般的精神仍在其中激荡。
路过鲁地,我带着酒杯凭吊古人,疑惑自己是否曾是他们的一员。

注释

大雅:指高尚的文学作品。
吾衰:我衰老的年纪。
旁若无人:形容人非常专注或孤傲。
肯媚:愿意巴结,讨好。
卓有:非常杰出,显著。
汾阳老:指唐朝名将郭子仪,曾任汾阳王。
蹴起:踢起。
锦袍:华丽的袍服,象征地位或荣耀。
雷霆:比喻强烈的气势或精神力量。
鲁:古代国名,这里泛指鲁地。
吊古:凭吊古人,追思历史。

鉴赏

这首词作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一种怀古伤时之情。开篇即道出对传统文化的渴望,“诵公诗、大雅久不闻,吾衰竟谁陈”,表现了作者对于《诗经》、《书经》等传统典籍的怀念,以及这种文化传承的断裂。

接着,作者通过历史回顾,从晋宋至隋唐,一直到当下,感慨地发现“旁若无人”,彷彿表明了在他看来,自古以来能够欣赏并传承这些高雅文化的人越来越少。这里所谓的“旁若无人”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孤独感受。

而后,“光焰文章万丈,肯媚永王璘”,则描绘了一位文采风流、才华横溢的人物形象,通过“卓有汾阳老,抱丈人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形象的高洁与不染尘俗。这里所谓“光焆文章万丈”和“抱丈人贞”,都是对古代高洁文人的赞美。

然而,这种文化追求并不局限于书房之内,“不是沈香亭上,谩题飞燕,蹴起靴尘”则是作者在现实世界中的感受。这里的“不是”暗示了一种与周围环境的隔阂和不适应,而“谩题飞燕”、“蹴起靴尘”则描绘了一个书卷气息浓厚,甚至有些过时的知识分子形象。

最终,“安得锦袍西下,明月堕江滨”,通过对古代才子的追忆,表达了一种向往和逃避现实的愿望。这里的“锦袍”、“明月”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而“堕江滨”则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青山冢、知几番风雨,雷霆走精神。因过鲁,携一尊吊古,疑是前身”,则通过对历史风雨的感慨,以及对先贤遗迹的追寻,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于历史与自我认同的探索。这其中,“青山冢”、“雷霆走精神”都充满了强烈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怀,而“因过鲁,携一尊吊古,疑是前身”则表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共鸣,以及通过饮酒来回味历史、联络过去与现在的一种方式。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追忆和个人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幅深沉、怀旧且带有个人哲思的画面。

收录诗词(135)

王奕(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 字:伯敬
  • 号:斗山
  •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93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题维扬摘星楼

问苍天、苍天阒无言,浩歌摘星楼。

这茫茫禹迹,南来第一,是古扬州。

当日双龙未渡,风月一家秋。

中分胡越后,横断江流。

□百年间春梦,笑槐柯蚁穴,多少王侯。

谩平山堂里,棋局几边筹。

是谁教、海乾仙去,天地付浮沤。

书生老,对琼花一笑,白发苍洲。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尤]韵

木兰花慢.和赵莲澳金陵怀古

翠微亭上醉,搔短发、舞缤纷。

问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谁存。

何似乌衣故垒,尚年年、生长儿孙。

今古兴亡无据,好将往史俱焚。招魂。

何处觅东山,筝泪落清樽。

怅石城暗浪,秦淮旧月,东去西奔。

休说清谈误国,有清谈,还有斯文。

遥睇新亭一笑,漫漫天际江痕。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水调歌头.舟过桃源,适逢初度,和欧阳楚翁韵

吾玄终不白,拗出老扬雄。

近日青衿绿发,转盼忽成翁。

缩首杞天坠地,极力虞渊取日,直欲入冯宫。

迂阔有如此,谁不笑王公。十年后,数椽屋,隐琊峰。

人叹乾坤许大,醯瓮老山中。

于是泛淮航泗,于是沿邹过鲁,千古慕雩风。

造物既生我,斯道岂终穷。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过鲁港丁家洲,乃德祐渡江之地,有感

长江衣带水,历代鼎彝功。

服定衣冠礼乐,聊尔就江东。

追忆金戈铁马,保以油幢玉垒,熢燧几秋风。

更有当头著,全局倚元戎。攒万舸,开一棹,散无踪。

到了书生死节,蜂蚁愧诸公。

上有皇天白日,下有人心青史,未必竟朦胧。

停棹抚遗迹,往恨逐冥鸿。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