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宋希仁同吟松风阁有感

相逢长日坐如痴,瘦得吟肩耸过颐。

天意复生郊岛在,人心自逐古今移。

高秋月色行松顶,半夜山中读楚辞。

此道若无千载后,尘昏何处照妍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长久相聚时心神恍惚,瘦削的肩膀高耸超过下巴。
上天之意让郊岛文学再次兴起,人心却随时间变迁而转移。
在高高的秋夜月光下漫步松林顶端,半夜在山中诵读楚辞。
如果这种风尚千年之后不再延续,何处的尘埃能照亮美丑?

注释

相逢:相遇。
痴:沉迷,出神。
吟肩:吟诗时耸起的肩膀。
颐:下巴。
天意:命运或自然的安排。
郊岛:指唐代诗人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
人心:人的思想情感。
古今:古今时代。
高秋:深秋。
月色:月光。
行:行走。
松顶:松树的顶部。
楚辞:古代诗歌体裁,这里可能指《楚辞》这部作品。
此道:这种风尚或道路。
千载后:千年以后。
妍媸:美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诗人在秋夜松风阁中相遇的情景,他们沉浸在诗的世界里,仿佛时间静止,思绪痴迷。诗人形容自己因长时间的交谈而显得消瘦,甚至吟诵时肩膀耸起超过下巴,形象生动。他们感叹天意使唐代诗人郊岛(指贾岛)的精神得以重生,而人们对于诗歌的喜好和审美标准却随历史变迁。

诗人进一步通过高秋明亮的月光洒在松树之巅,深夜在山中研读楚辞,展现了他们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最后,诗人担忧如果这种对诗歌之道的执着在千年后消失,那么何处还能照亮世间的美丑善恶呢?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传承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薛嵎对诗歌艺术的敬仰与坚守。

收录诗词(270)

薛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试下有感

焦桐何处是知音,犹向残编惜寸阴。

此日便为终隐计,青山已负十年心。

梅花独对寒流洁,野鸟高飞古木深。

万古红尘徒扰扰,几人头上有朝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赵东阁奏院去国

帆远浙江风,莼鲈趣一同。

无人持国是,举世咎诗穷。

身退山林重,心怡学问充。

冥鸿离罾缴,瞬息九霄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赵东阁倅越

百指忍贫需远次,壮心销尽鬓丝知。

身如韦素居常泰,官被声名折得迟。

束檐喜闻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诗。

兰亭风月应须记,人物依稀似晋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追惜永嘉前政知县赵大猷时景定改元

兴言民父恩犹在,何故年来尽不如。

清节苦于为士日,归装轻似到官初。

月明往事寻思遍,灯下怀人音问疏。

矫首天朝除目到,放教田里得安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