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惠施说万物,槃特忘一句。

寄语读书人,呶呶非胜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惠施谈论世间万物
槃特却忘了其中一句

注释

惠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名家代表人物之一。
万物:指世间各种事物。
槃特:可能是惠施的一个学生或者与他讨论的对象,名字不详。
忘:忘记。
寄语:写信或告诉,这里是劝告的意思。
读书人:泛指求学或爱读书的人。
呶呶:形容说话声音大且啰嗦。
胜处:优越之处,高明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王安石对于读书求知态度的一种独特看法。从诗中“惠施说万物,槃特忘一句”可见,诗人赞赏惠施(惠子)对事物的广博了解,但即便是这样广泛的知识,也难免有所遗漏,这里的“槃特”指的是细微之处,一句不留意便会忘记。紧接着,“寄语读书人,呶呶非胜处”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自以为掌握了大量知识而沾沾自喜的读书人的告诫,认为单纯地积累知识并不算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王安石通过这两句诗,传递出一种超越肤浅学问、追求更深层次智慧与理解的思想。他的言下之意,是提倡读书人应当在广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真理,而不应仅满足于表面的堆砌和记忆。整首诗体现了王安石的学问观和治国理念,既有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映射出他对于国家大计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寄丁中允

人生九州閒,泛泛水中木。

漂浮随风波,邂逅得相触。

始我与夫子,得官同一州。

相逢皆偶然,情义乃绸缪。

我于人事疏,而子久矣修。

磨砻以成我,德大不可酬。

乖离今六年,念子未尝休。

岂不道相逢,但得顷刻留。

欢喜不满颜,长年抱离忧。

古人有所思,千里驾车牛。

如何咫尺间,而不与予游。

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

念彼磊落者,心颜两惭羞。

剡山碧榛榛,剡水日夜流。

山行苦无巇,水浅亦可舟。

使君子所善,来檄自可求。

何时子来意,待子南山头。

形式: 古风

寄二弟时往临川

萧条冬风高,吹我冠上霜。

我行岁已寒,悲汝道路长。

持以犬马心,千里不得将。

使汝身百忧,辛苦冒川梁。

青灯照诗书,仰屋涕数行。

不有亲戚思,讵知远游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王逢原

北风吹云埋九垓,草木零落空池台。

六龙避逃不敢出,地上独有寒崔嵬。

披衣起行愁不惬,归坐把卷阖且开。

永怀古人今已矣,感此近世何为哉。

申韩百家爇火起,孔子大道寒于灰。

儒衣纷纷欲满地,无复气焰空煤炱。

力排异端谁助我,忆见夫子真奇材。

楩楠豫章概白日,秖要匠石聊穿裁。

我方官拘不得往,子有闲暇宜能来。

晤言相与入圣处,一取万古光芒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浅溪受日光烱碎,野林参天阴翳长。

幽鸟不见但闻语,小梅欲空犹有香。

长年无可自娱戏,远游虽好更悲伤。

安得冬风一吹汝,手把诗书来我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