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人古松

直枝难立鸟徘徊,地瘦根孤碍石回。

山野不逢终更老,闾阎无用始为材。

更无匠伯身尝过,祗有幽人眼暂开。

谁与东风记霜雪,争令平地肯栽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松图,通过对比衰败与坚强,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诗中“直枝难立鸟徘徊”表现了古松的孤独,它的直枝难以承受鸟儿的徘徊,但这也正体现了它顽强生长的特性。

“地瘦根孤碍石回”,则形象地描绘了古松在贫瘠的地面上,根系孤单却紧紧抓附于石缝之中,不易被风雨摧残。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写实,也蕴含着坚韧不拔、与环境抗争的生命象征。

“山野不逢终更老,闾阎无用始为材”,诗人通过古松之形容山野岁月的流转,以及它在历经风霜后仍能成为可用的建材。这里传递了一种时间的沉淀与价值的积累。

“更无匠伯身尝过,祗有幽人眼暂开”,则是说古松不必借助工匠的雕琢,它自身的自然形态即是上佳之作。只有那些内在修养深厚的人才能一瞥其间,领略它的独特韵味。

“谁与东风记霜雪,争令平地肯栽培”,诗人通过设问强调了古松的生命力,它不需要依靠春天的东风来记取冬日的严寒,只在平坦的大地上自在地生长。这既是对自然选择的认同,也是对坚韧品质的再次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写,展现了生命力强、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哲理,是一篇充满哲思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江上

浩渺烟波不可名,我来闲自濯尘缨。

久思沧海收身去,安得长舟破浪行。

天阔水云连黯淡,日间鸥鹭自飞鸣。

屈平死后渔人尽,后世凭谁论浊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江上

羃羃江城没远烟,暮云归族忽相连。

春江流水出天外,晚渡归舟下日边。

杏萼春深翻浅缬,柳花风远曳晴绵。

无钱买得江头树,输与渔人系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舟次

梢梢修竹夹溪斜,树系孤篷白浅沙。

风力引云行玉马,水光流月动金蛇。

村酤客聚还成市,晚钓舟横便当家。

山野生涯本闲暇,谁令客子自劳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观水

细如虾蚓足留连,大可蛟鲸出自然。

当使川流应到海,只今坎止亦成渊。

民忧不见尧咨日,地碍何由禹凿穿。

可惜卧龙无意思,不随云去雨春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