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栖贤山居韵(其七)

閒知茅宇阔,静觉野云忙。

僻径人难觅,深山日自长。

鹿携麋入室,雪共雨登堂。

自起拨炉火,因烹芦菔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閒知茅宇阔,静觉野云忙”,诗人通过对比手法,以“閒”字点出内心的宁静,即使在简陋的茅屋中也能感受到空间的开阔。而“静觉野云忙”,则以动态的云彩反衬出环境的宁静,云的忙碌似乎是为了映衬山居生活的闲适。

颔联“僻径人难觅,深山日自长”,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的偏僻与幽静。山路难寻,暗示了远离尘嚣的孤独,而“日自长”则形象地表现了时间在这里似乎放慢了脚步,与外界的匆忙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鹿携麋入室,雪共雨登堂”,生动展现了山中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鹿和麋悠闲地进入室内,雪与雨似乎也成了来访的客人,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

尾联“自起拨炉火,因烹芦菔尝”,则是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诗人亲自生火煮食,既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享受。通过品尝芦菔,诗人或许在品味生活的甘甜与自然的馈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谐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与满足。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栖贤山居韵(其八)

大抵长边外,三冬半是阴。

风吹旧屋角,雪补破衣襟。

树压枝枝重,灯寒夜夜深。

梅前初梦醒,不柰此时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栖贤山居韵(其九)

每日一餐足,无人白昼眠。

寒多宁有法,懒极不须禅。

时上岩头石,遥看林外田。

西南日尽处,一直上孤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栖贤山居韵(其十)

生来山野性,万死不离山。

随水偶然出,因风急复还。

吟多长倚树,客到未开关。

自笑顽成癖,人传老更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和栖贤山居韵(其十一)

夜半一抬首,星光尽在山。

不能同雪化,只合揽云还。

猿至常无候,门开且莫关。

可怜犹有尔,识我是真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