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遇雨之作(其二)

凉切生衣剪玉丝,黄头鼓枻进舟迟。

溪烟岸柳空濛意,大似江南雨渡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遇雨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雨季的独特韵味。

首句“凉切生衣剪玉丝”,以“凉切”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凉意。接着,“生衣剪玉丝”形象地描绘了薄如蝉翼的衣物在凉风中轻轻飘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凉舒适的氛围之中。

次句“黄头鼓枻进舟迟”,通过“黄头”这一细节,可能是指船夫或是船上的人,他们正在缓缓划动船桨,使舟缓慢前行。这不仅描绘了舟行的动态,也暗示了雨天航行的不便与缓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第三句“溪烟岸柳空濛意”,将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溪水轻雾缭绕,岸边的柳树在雨中显得朦胧而诗意。这里运用了“空濛”一词,既描绘了雨后空气中的湿润感,又赋予了景色一种梦幻般的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中。

最后一句“大似江南雨渡时”,直接点明了这种景象与江南雨季的相似之处。江南以其多雨而闻名,雨中的景色往往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受。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叹,也流露出对江南雨季美好回忆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舟行遇雨时的自然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行遇雨之作(其三)

迩来晴雨适人心,禾黍怀新茂不禁。

转为多将辜满望,烟空骋目顿忧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董邦达溪山秋霁

树欲飘扬风欲吹,徂云不剩一丝丝。

卷舒惯作秋前景,飒爽正当雨后时。

出硖石泉如奏筑,落林橡子似敲棋。

坐来心与高空畅,此景天然称我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赋得僧敲月下门

月上惊栖鸟,山僧归自邻。

应门乏五尺,叩扇借孤筠。

小立莓苔滑,低临松竹匀。

上人权在外,守者未生嗔。

讵湿袈裟露,凭参响寂尘。

维摩不二法,司户有前因。

剥啄原无碍,形容直逼真。

本来敲绝好,推字想欺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自高梁桥泛舟回御园川路晓景即目(其一)

长川浓露湿烟芜,舟趁晨凉暑若无。

间有楼台临曲岸,胜他粉本广陵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