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梁桥泛舟回御园川路晓景即目(其一)

长川浓露湿烟芜,舟趁晨凉暑若无。

间有楼台临曲岸,胜他粉本广陵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泛舟于川路的景象,充满了清新与宁静之美。首句“长川浓露湿烟芜”以“长川”点明水道之长,“浓露”和“湿烟芜”则勾勒出清晨露水沾湿草丛、烟雾缭绕的朦胧景象,营造了一种湿润而静谧的氛围。次句“舟趁晨凉暑若无”写出了舟行于清凉的晨风中,暑气仿佛消失不见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清晨的凉爽与舒适。

接着,“间有楼台临曲岸”一句,诗人通过“间有”二字,巧妙地描绘了沿途偶尔可见的楼台,它们依偎在弯曲的河岸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层次感。最后,“胜他粉本广陵图”将眼前的景色与广陵(扬州)的名画相比较,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赏之情,暗示此景之美远超前人笔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泛舟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高梁桥泛舟回御园川路晓景即目(其二)

烟村远近豁新晴,翠濯西山一坐横。

此际恰同农父志,半怀忧喜望秋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秋蝉口号

已知遇闰立秋早,秋信犹嫌人未知。

一个秋蝉忽先唱,警人声在最高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寓兴

大人不亲细,三公坐而论。

所论为何事,敬法两字谆。

宜敬法者谁,曰天与祖宗。

然贵行以实,匪贵徒名存。

处奥如太简,媚灶或竞奔。

敝裤斯已约,程书斯已勤。

勤约岂不佳,失要反致屯。

恭已正南面,未可易易言。

形式: 古风

饲鱼

赋芧较三四,喜怒在目前。

而鱼既非狙,且在深渊间。

喜怒岂形色,饥饱谁与传。

子产亦智者,欺方被校人。

上林例孳育,澄池富锦鳞。

守者日窃馈,欺鱼不能言。

鱼亦不复来,跫响反遁焉。

因之试亲饲,投馍惟沦涟。

一再饵之熟,喁嘬群争先。

可知非尅减,锦鳞胡潜渊。

谓鱼不能愬,其理信未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