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守青原瑞霭图

青原台成知几春,倚栏但爱江山新。

那知遇事发奇秘,使君著眼惟忧民。

鲁台当年有故事,首验云黄期岁美。

凤翔仙伯记新亭,不志游观名雨喜。

纷纷烟霭何足祥,丰年上瑞不可忘。

江头白粲连万樯,剩与官家实太仓。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原台上春意浓,倚着栏杆欣赏新江山。
未曾料到事件如此奇特,地方长官只关心百姓疾苦。
鲁台往昔有佳话,初验祥云预示丰收年。
凤翔仙人记新亭,未提游玩只为百姓欢喜。
纷飞的烟雾怎能带来吉祥,丰收的吉兆切勿忘记。
江边稻米堆积如山,多余的粮食充实官府粮仓。

注释

青原台:青原台,地名。
春:春天。
倚栏:倚靠栏杆。
江山新:新景象的江山。
遇事:发生的事情。
奇秘:出乎意料的奇特。
使君:指地方长官。
忧民:关心民众。
鲁台:鲁地的官署。
故事:传说或往事。
云黄:象征吉祥的云彩。
期岁美:期待的好年景。
仙伯:对仙人的尊称。
新亭:新建的亭子。
游观:游览观赏。
名雨喜:以雨为名的喜庆之事。
烟霭:雾气。
何足祥:不值得视为吉祥。
丰年:丰收之年。
上瑞:上天的吉兆。
江头:江边。
白粲:白米。
万樯:无数船只。
官家:官府。
太仓:国家粮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钱守青原瑞霭图》,描绘了青原台上春天的新景象,以及地方官员钱守对民生的关注。诗中提到鲁台的历史典故,暗示青原台也有吉祥的预兆,如云黄之瑞,象征丰年。诗人还提到了凤翔仙伯的新亭,虽然没有详细记载游玩的快乐,但强调了关注民生的重要性。他认为瑞霭虽多,但丰收才是真正的吉祥,江边满载的船只预示着粮食丰收,应充实国库。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对民生富饶和官员体恤民情的赞赏。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陶渊明己酉重九诗一首某以此年此日舟次吉水距永和财一程耳辄用其韵先寄二兄十三弟并呈提举七兄

王觐十五载,归来稀旧交。

我鬓昔已华,今兹固宜凋。

去国甫重五,还家倏登高。

永和有兄弟,咫尺如烟霄。

缅怀江东使,地远心更劳。

遥知上翠微,江山胜金焦。

岂无茱萸酒,望望心郁陶。

相从会有日,永矣非一朝。

形式: 古风

堵䏂智庄僧德永写余真求赞

昔方三五少年,便作阿婆心切。

今以八十老翁,却学小儿口说。

如何不言不语,莫问是同是别。

只愿年丰饱吃饭,肚皮解了三条篾。

形式: 押[屑]韵

寄题王公明枢使豫章佚老堂

君不见当年卫武髦且期,尚欲进德形箴规。

又不见潞公堂成过九十,精神折冲誇德威。

公今年才六十耳,朱颜绿鬓俨未衰。

便从午桥乐暇佚,宁独不畏二老讥。

恭惟中兴圣明主,焦心劳思抚四夷。

山东河北因戎索,远民日夜思王师。

楼号筹边宜属意,堂名佚老谁敢知。

请赓方叔壮猷雅,第入宣王复古诗。

形式: 古风

寄题永新张氏无尽藏堂

山间明月江上风,取之无禁用不穷。

仇仙一发醯鸡蒙,往往择胜贪天功。

斯堂飞梁挟双虹,坐客常满尊不空。

翰林主人极形容,无奈圆缺雌与雄。

岂如清都广寒宫,默存身已游其中。

长春不夜四序同,禦寇法善聊相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