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极山人归太华

三峰倚太虚,四岳境难如。

云向中方起,人归绝顶居。

道全忘世态,诗必答天书。

不待辞荣去,还应笑二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三座山峰高耸入云端,四岳的景象难以比拟。
云雾在中央升起,人们居住在山顶的极巅。
修行之道使我忘却世间俗态,诗歌创作仿佛回应上天的旨意。
我不需等到荣耀之时才离开,应该像古代的二疏一样笑着离去。

注释

三峰:指三座高峻的山峰。
太虚:天空或宇宙。
四岳:古代中国的四大名山。
境:景象。
起:升起。
绝顶:最高峰。
道全:完全的修行之道。
世态:世俗的风气或人情世故。
诗必:诗歌必然。
天书:上天的启示或自然的奥秘。
辞荣:辞去荣耀或显赫的地位。
二疏:指汉代的疏广和疏受两位官员,他们主动辞官以示清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华山的壮丽景色和隐士俞极山人的生活态度。"三峰倚太虚"展现了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四岳境难如"则强调其在中国名山中的独特地位。"云向中方起,人归绝顶居"写出了山中云雾缭绕,而俞极山人选择在山顶隐居,超脱尘世。"道全忘世态"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诗必答天书"则暗示他的诗歌深得自然之韵,仿佛直接回应上天的意旨。

最后一联"不待辞荣去,还应笑二疏",俞极山人似乎并不急于追求世俗的荣耀,反而以古代隐逸的二疏(西汉时期的两位著名隐士)自比,流露出淡泊名利、自在超脱的风范。整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隐士的生活态度,赞美了俞极山人的高尚情操和人生选择。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送赵寺簿东归

官满犹如下第贫,轩车迎赖旧田文。

九皋禽畔偏辞我,六出花中独送君。

易把当杯唯俗物,难持赆路是溪云。

孝终且觅甘棠倅,谈笑还图得再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赵侍郎移镇长安

千骑萧萧晓发时,雨先一夜洒长岐。

尽知暂去临鹑野,即看重来向凤池。

函谷乱花明剑佩,灞桥垂柳拂旌旗。

不同调鼎民皆乐,秦甸欢呼陕服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党宣员外赴阙兼呈刘小谏

行装堪入画何如,马更羸于到任初。

棠树喜抛州部籍,兰台宜掌国图书。

草芽绿未侵官道,柳眼青先近帝居。

愿共耀卿来旧地,飘缨拥旆过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唐肃察院赴阙兼呈府尹孙大谏

东郊祖帐惨西风,愁听阳关曲调终。

赤子泣皆牵绣袂,白驴鸣亦恋花骢。

触邪暂立龙墀下,儤直将归凤阁中。

大尹相逢凭仗说,官高不敢寄诗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