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淮安过游汝弼兼柬石宗海屠元功主事》。诗中描绘了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与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不舍。
首联“同志同年字亦同,朝朝聚首凤楼东”,点出诗人与友人游汝弼的深厚情谊,他们不仅志趣相投,年龄相同,而且经常相聚在凤楼东,形象地展现了两人亲密无间的友谊。
颔联“吴山涕泪三年别,淮海风波此日逢”,通过时空转换,表达了分别三年后,在淮海之地再次相遇的激动心情。吴山代表过去的别离,淮海则象征着今日的重逢,中间的“涕泪”和“风波”既是对过去分别时的不舍与泪水,也是对重逢时的波折与挑战的描述。
颈联“季子自嗟为客久,阮生何用哭途穷”,引用典故,以季札自比,感叹自己长久在外漂泊,而阮籍则以之自喻,表达对人生困境的无奈。这两句诗深化了诗人对友人重逢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各自生活境遇的思考。
尾联“尊前一笑皆青眼,又送天涯北去鸿”,描绘了聚会时的欢乐场景,大家举杯畅饮,目光中满是理解和欣赏(青眼),然而好景不长,诗人又不得不目送友人如北飞的大雁般远去,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相聚的珍惜,更有对未来分别的无奈,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