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俞仲学归松江兼简浦南诸亲

北来孤客送南还,语燕啼莺似故山。

垂柳夹堤空霭霭,流泉下闸正潺潺。

会期未卜何时遂,吟鬓从教一夜斑。

南浦亲朋偏念我,相逢休说道途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与归乡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首联“北来孤客送南还,语燕啼莺似故山”以对比手法开篇,北来的孤独旅人与南归的友人形成鲜明对照,而燕子的呢喃与黄莺的啼鸣仿佛在诉说着对故乡的依恋,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思乡氛围。

颔联“垂柳夹堤空霭霭,流泉下闸正潺潺”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垂柳在堤岸上空蒙蒙一片,流泉在闸口潺潺流淌,这些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景色,不仅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也暗示了离别后旅途的漫长与艰辛。

颈联“会期未卜何时遂,吟鬓从教一夜斑”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并未明确说出具体的重逢时间,只留下“何时遂”的疑问,同时感叹岁月无情,即使是在离别之夜,白发也悄然爬上鬓角,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残酷与人生的无常。

尾联“南浦亲朋偏念我,相逢休说道途艰”则是对友人的宽慰与对未来的期待。尽管路途艰难,但南浦的亲朋好友依然挂念着远行之人,这句诗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暗示了即使面对困难,也有温暖与希望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贺总戎郭公受敕兼领仪真等卫

虎踞龙蟠万世基,长江天堑镇华彝。

于今筦钥归元帅,此日丝纶下玉墀。

奏凯鲸波春浩浩,投壶虎帐夜迟迟。

九重更有恩袍赐,光照榑桑第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扬州挥使顾廷玉

英武堂堂顾广陵,楼船随处狎良朋。

春花不到清歌院,驻节还依好事僧。

□□廿年常在客,平胡一剑拟先登。

东风岁岁能相会,消我端溪墨数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舟中听吴歌

静眠蓬底听吴歌,忆著农家事几何。

计亩分秧时雨足,涤场砻米晚凉多。

牛羊各队趋荒野,鸡鹜成群啄滞禾。

虽在虞廷闻九奏,耳根宿习未消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怀养素王用宾.内子云养素生日乃十月廿五也遂用前韵作二律俟到家持酒补之(其一)

惜春花吐小春馀,海上风光最可书。

度曲韦娘青玉案,吹箫子晋綵云车。

时称隐操谁能识,天与遐龄不待需。

凤嘴作胶鸾可续,明年看弄掌中珠。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