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杨十二

去时芍药才堪赠,看却残花已度春。

只为情深偏怆别,等闲相见莫相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离开时芍药花刚刚好用来送别,转眼间花已凋零经过了春天。
只因情感太深反而更怕离别,平日里轻易相见的不要轻易变得亲密。

注释

去时:离开的时候。
芍药:一种花卉,常在春末夏初开花,此处象征离别时的赠礼。
堪赠:适合赠送。
看却:回过头看,发现。
残花:凋谢的花。
只为:只是因为。
情深:感情深厚。
偏怆别:偏偏对离别感到格外悲伤。
等闲:平常,平时。
相见:相遇,见面。
莫相亲:不要轻易变得亲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忆杨十二》。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去时芍药才堪赠,看却残花已度春。”这里,诗人用芍药和残花作为意象,表达了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芍药在古代常被比喻为女子的容颜,此处可能指代某位女性或情感对象。去时,诗人可能有赠送之举,但转瞬之间,却发现春天已经过去,而美好的花朵也随之凋零。这两句传递了一种无常与悲凉。

“只为情深偏怆别,等闲相见莫相亲。”这两句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受。因为情感的深厚,离别变得更加令人心痛。在日后的重逢中,即便是平常的相遇,也不愿意轻易亲近,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再次承受分离之苦。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未来重逢的谨慎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忆事

夜深闲到戟门边,却绕行廊又独眠。

明月满庭池水渌,桐花垂在翠帘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忆醉

自叹旅人行意速,每嫌杯酒缓归期。

今朝偏遇醒时别,泪落风前忆醉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日高睡

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

怜君近南住,时得到山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见乐天诗

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馆无人虎印泥。

忽向破檐残漏处,见君诗在柱心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