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

客舍光阴白发催,高援北斗梦徘徊。

多愁须用枕双叠,无问何须酒一杯。

风去六朝迷远树,云来一日忍新梅。

即今盗贼须擒馘,牧守不逃言壮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旅馆岁月催人老,心中梦想围绕北斗星游荡。
忧虑太多,需要双层枕头安慰,何必再问,一杯酒足以解忧。
风吹过,六朝往事如梦,远树迷茫;云飘来,新梅含苞待放却令人忍受寂寞。
如今强盗必须被活捉,地方官员不应逃避责任,这才是豪迈之言。

注释

客舍:旅馆。
光阴:岁月。
白发:指年老。
催:催促。
高援:仰望。
北斗:指北方的星辰,象征方向或理想。
梦徘徊:在梦中游荡。
多愁:忧虑重重。
须:需要。
枕双叠:双层枕头。
何须:何必。
酒一杯:一杯酒。
风去:风吹过。
六朝:古代六个朝代。
迷远树:模糊远方的树木。
忍:忍受。
新梅:新开的梅花。
盗贼:强盗。
擒馘:活捉敌人。
牧守:地方官员。
不逃:不应逃避。
言壮哉:豪言壮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岁暮》,表达了诗人身处客舍,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催人老的感慨。首句"客舍光阴白发催"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看到时光匆匆,白发悄然增多的情景。"高援北斗梦徘徊"则借北斗星表达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期待,暗示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理想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多愁须用枕双叠,无问何须酒一杯",诗人通过写愁绪深重,需要双层枕头才能缓解,以及即使饮酒也无法排解愁苦,展现了内心的沉重和忧郁。"风去六朝迷远树,云来一日忍新梅"描绘了风吹过历史的痕迹,远树模糊不清,而冬日梅花虽美,却也带来了一日又一日的孤独和凄凉。

最后两句"即今盗贼须擒馘,牧守不逃言壮哉",诗人将视线转向现实,表达了对社会动荡中盗贼横行的忧虑,同时也对坚守职责、不逃避责任的地方官员表示赞赏,认为他们的行为体现了男儿的豪情壮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时光感怀,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岁暮思刘壮舆近在京师因壮舆言温公劝刘丈合魏宋等志有意合正史之志而离析李延寿之纪传顾老罢不能聊见于篇末

迢迢使我旅怀悲,促促思君岁暮时。

江上梅花今在落,鄜州月魄屡圆亏。

著书有底心过苦,行路无端山更危。

谁解合离南北史,吾曹白发恐难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岁暮闻武泰节使将归金陵

岁暮江头凫雁身,悠悠心事竟谁亲。

久能收拾内朝仆,始作生疏外道人。

欲问江吴借风色,恐于河伯废精神。

王孙旌节归来好,莫使王孙恨更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年年至日常为客

年年至日常为客,只此凄凉似古人。

忍傍寒江望京国,难将旅雁与心亲。

天涯谁解观云物,弟辈遥怜面玉宸。

自料明年犹俗驾,南京不到到西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延安江汉堂上怀范五丈龙图堂是五丈所建

煌煌斗柄垂南北,浩浩斯人江汉堂。

横吹三川秋月远,雅歌九姓暮天长。

颇间病后精神好,最是秋来饭食强。

谁识得名因伯氏,飞鸿送尽更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