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杖底潜蛇影,门阴集戴鵀。
玉楼新记就,石椁旧铭沈。
箧有封峦札,籯无遗子金。
寂寥封马鬣,秋色净松林。
这是一首描绘深山古庙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筑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沉思与怀念。每一句都构筑出一个静谧而又富有历史感的场景。
"杖底潜蛇影",在幽深的山谷中,一根手杖下面隐藏着蜿蜒曲折的蛇影,透露出古老庙宇周围环境的神秘与宁静。"门阴集戴鵀",则是描绘门前的树木投射出错落有致的鸲鸟影子,进一步渲染了这个古庙的幽深氛围。
接下来的"玉楼新记就"可能指的是在精美的玉制楼阁中,有新的记载或者历史记录正在形成。与之对应的是"石椁旧铭沈",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石椁是古代墓葬中的石质结构,而旧铭指的可能是一些已经被岁月湮灭的记忆。
"箧有封峦札"中,箧是一种用来盛放东西的竹制容器,而封峦札则像是某种秘密或者重要信息的象征。它与下一句"籯无遗子金"形成对比,后者可能指的是没有任何遗留的财富,也许是暗示某种精神层面的贫瘠。
最后两句"寂寥封马鬣,秋色净松林"则描绘了一幅深山中马儿安静休息,鬃毛轻柔的景象,以及秋天的阳光透过清洁而宁静的松林。这种氛围让人感到时间似乎在这里凝固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古建筑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石室书编富,金华讲席重。
荐神归博洽,鸣玉称雍容。
贰负累囚象,尸臣古瑑踪。
老成今已矣,咨访欲谁从。
凶梦歌洹水,妖巢集戴鵀。
未尝馀俸禄,无以具衣衾。
袁涣分仓谷,翁归赐府金。
佗年纯固传,宁使令名沈。
喜愠与荣枯,居之悉晏如。
稍门多执笔,至老不抛书。
常愧无能极,曾沾清论馀。
秋风郭门外,雨泣望丧车。
沧波与邓林,鱼鸟久飞沉。
一旦成陈迹,何人识寸心。
高山亡景行,流水失知音。
泪尽离东阁,归来破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