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大阅呈郡僚

横槊何人解赋诗,东方千骑出郊时。

天高霁色旌旗上,地迥秋声鼓角悲。

漫授一编黄石老,相从千载赤松期。

据鞍矍铄非吾事,惭愧江湖把一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谁能在马上挥笔作诗,当东方千骑浩荡出城之际。
蓝天之下,晴空万里,旗帜上的色彩与秋日战鼓声交织出悲壮的旋律。
随意赠给黄石老人一部兵书,期待能有千年的仙人相伴,如赤松子一般。
然而,跨马疆场的矍铄生涯并非我所追求,只感到惭愧,只能在江湖中担任一官半职。

注释

槊:长矛。
赋诗:作诗。
霁色:雨后放晴的天空。
鼓角:战鼓和号角。
黄石老:黄石公,传说中的古代兵法家。
赤松期:指仙人的隐居生活。
矍铄:形容精神健旺。
惭愧:感到羞愧。
江湖:泛指民间或远离朝廷的地方。
麾:指挥用的旗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阅兵的场景,诗人虞俦以旁观者的视角,展现了壮观的军容和深沉的情感。首句“横槊何人解赋诗”暗示了阅兵现场的豪迈气氛,但同时也暗含只有少数人才能捕捉到这种壮志豪情的诗意表达。接着,“东方千骑出郊时”描绘了队伍浩荡而出的气势,天高云淡,旌旗飘扬,秋风中鼓角声悲壮激昂,渲染出战争的肃穆与悲凉。

诗人提及“黄石老”,可能是指黄石公这样的智者,暗示阅兵或许带有某种战略或智慧的传承;“相从千载赤松期”则表达了对超越世俗、追求隐逸生活的向往,与阅兵的现实情境形成对比。最后,“据鞍矍铄非吾事”表明诗人自谦并非沙场征战之人,而更倾向于在江湖间施展才华,结尾的“惭愧江湖把一麾”流露出他对未能亲身参与这场阅兵的遗憾和对自己职责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阅兵的宏大场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智慧与个人理想的思考,以及对自身定位的微妙感慨。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其一)

登楼何处不陈诗,况是秋高木落时。

极目但随归雁远,老怀犹作故乡悲。

毋宁觞咏须前辈,有底功名亦后期。

试问沈郎那得瘦,此心元不慕州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怀(其二)

结发从来数亦奇,人言猿臂不遭时。

诗成杜曲何多兴,赋旧兰台只浪悲。

松菊不关年少事,冰霜曾与岁寒期。

君看昨日凉风起,瓜上青蝇岂待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晚矣菊犹未开小诗速之(其一)

问讯东篱菊,如今开未开。

不应辜酒伴,宁是欠诗催。

屈指秋将尽,关心日几回。

霜风不相借,何意尚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秋晚矣菊犹未开小诗速之(其二)

酒为多多办,花须早早开。

已愆重九约,犹待两番催。

明日还何益,西风定肯回。

游言空自解,蜂蝶笑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