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八)

汝无名高者,以见利贪叨。

汝无行实者,以取著名高。

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

一朝投土窟,魂魄散逃逃。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你没有崇高的名声,却因追求私利而贪婪。
你没有真实的品行,却想借此获得虚名。
真正的品行并非虚假,名誉和利益怎能长久?
一旦陷入困境,你的灵魂将无所依附,惊慌失措。

注释

汝:你。
名高:崇高的名声。
见利:追求私利。
贪叨:贪婪。
无行实:没有真实的品行。
行实尚非实:真正的品行并非虚假。
利名:名誉和利益。
坚牢:长久。
投土窟:陷入困境。
魂魄:灵魂。
散逃逃:惊慌失措。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拟寒山拾得二十首》中。诗中批判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以虚名和贪婪行为来获取利益的人。开篇“汝无名高者,以见利贪叨”直指那些名不副实、只图个人利益之人。紧接着,“汝无行实者, với取著名高”则是说没有实际行动,只是为了声名而已。

诗中的“行实尚非实,利名岂坚牢”表达了即使有所谓的“行为”和“实绩”,但如果这些都建立在不真诚、不正义的基础上,那么这种所谓的成就又怎能长久呢?最后,“一朝投土窟,魂魄散逃逃”则是对那些虚名贪利者的讽刺,指出他们最终不过是一死,连灵魂也无法留下。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人应以德行和真才实学立身于世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判。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七)

有一种贫儿,不能自营生。

若不作客走,即须随贼行。

复有一种贫,常时腹彭亨。

若有亦不畜,若无亦不营。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六)

打贼贼恐怖,看客客喜欢。

亦有客是贼,切莫受伊谩。

乐哉贫儿家,无事役心肝。

既无贼可打,岂有客须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五)

失志难作福,得势易造罪。

苦即念快乐,乐即生贪爱。

无苦亦无乐,无明亦无昧。

不属三界中,亦非三界外。

形式: 古风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四)

莫嫌张三恶,莫爱李四好。

既往念即晚,未来思又早。

见之亦何有,欻然如电扫。

恶既是磨灭,好亦难长保。

若令好与恶,可积如财宝。

自始而至今,有几许烦恼。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