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树秋风啼老乌,钟山猿鹤近何如。
六经不载青苗法,不识当时读甚书。
这首诗名为《荆公读书堂》,是宋代诗人崔复初所作。诗中通过描绘秋风中的老乌啼叫和钟山猿鹤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读书氛围。诗人以“六经不载青苗法”暗示对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批评,表达了对于传统儒家经典的坚守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他质问:“不识当时读甚书?”暗含对荆公(王安石)读书内容与实际施政理念不符的质疑,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及其政策的审视态度。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借景抒怀,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不详
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
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
一客在他乡,行程一月强。
云寒山欲暗,日短道偏长。
枫叶嫣如醉,梅花谢亦香。
谁家砧杵急,回首感征裳。
惊见门前柳又阴,江湖何日可山林。
未能成事空豪气,恐易伤时休苦吟。
鱼信不来流水远,雁声低去暮云深。
而今甚觉春游懒,静看中庸养道心。
庙门金字额,壁画半凋零。
残日挂红树,晚猿吟翠屏。
村深僧村实,岁久石英灵。
闻受河汾业,老成犹典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