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二)

新竹成林蕉叶青,隔篱深处有蝉鸣。

晚凉更觉长堤静,自绕荷花待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新竹已经长成一片林,芭蕉叶子青翠鲜亮。
隔着篱笆的深处,传来蝉儿的鸣叫声。

注释

新竹:新生的竹子。
成林:长成了一片树林。
蕉叶:芭蕉的叶子。
青:绿色。
隔篱:隔着篱笆。
深处:较远的地方。
有蝉鸣:有蝉在鸣叫。
晚凉:傍晚的凉意。
更觉:更加感觉到。
长堤:长长的堤岸。
静:安静。
自绕:自己环绕。
荷花:荷花池。
待月明:等待月亮出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田园风光画面。开篇“新竹成林蕉叶青,隔篱深处有蝉鸣”两句,通过对新竹和香蕉叶的生长状态以及远处篱笆间蝉鸣声的描写,展现了夏季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新竹成林”象征着生长的繁盛,而“隔篱深处有蝉鸣”则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那隐约的蝉鸣声。

接着,“晚凉更觉长堤静”一句,则将时间推移到傍晚,诗人感受到了更加明显的宁静。这不仅是因为自然界在日落后变得更加安静,而且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长堤”,可能指的是一个延绵的水岸或者土坡,它的存在加深了场景的寂静感。

最后,“自绕荷花待月明”一句,诗人自己围绕着荷花,等待着月亮的升起。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而这里诗人选择与之为伴,更凸显了他的这种志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享受孤独的生活情调。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十三)

铙鼓喧豗十里城,人情正喜上元晴。

瘦筇独立湖边路,却有白鸥同眼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四)

新凉物物有精神,静倚书窗听雨声。

忽忆子綦元未解,强分天籁太粗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三)

阶前树影开还合,叶底蝉声短复长。

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六)

林塘过雨不胜秋,万盖跳珠写碧流。

倚槛孤吟天欲暮,更穿芒屩上方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