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圣世科名酬志业,仙州秀色助神机。
梅真入仕提雄笔,阮瑀从军著綵衣。
昼寝不知山雪积,春游应趁夜潮归。
相思莫讶音书晚,鸟去犹须叠日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寄台州孙从事百篇》。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圣世科名酬志业,仙州秀色助神机。"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美好境界,其中“圣世”指代当时贤明的君主统治下的盛世,“科名”是指科举考试中获得佳绩,而“酬志业”则表达了诗人通过文学创作来实现个人抱负和理想。第二句中的“仙州秀色”形容地方之美,"助神机"则暗示诗人的灵感泉涌。
"梅真入仕提雄笔,阮瑀从军著綵衣。"
这两句具体描写了诗人和友人的不同境遇。“梅真入仕”可能指代诗人自己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而“提雄笔”则是对文学才华的肯定。"阮瑀从军"表明孙从事参与了边防军事,"著綵衣"则是对其在军中的身份和地位的形容。
"昼寝不知山雪积,春游应趁夜潮归。"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与对友人的思念。在这里,“昼寝”指日间休息,而“山雪积”则是外界的景色变化。“春游”意味着季节更替,"趁夜潮归"则是在表达希望在夜幕降临之前能够回返。
"相思莫讶音书晚,鸟去犹须叠日飞。"
最后两句传递了深切的相思之情和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相思”是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情感流露,而“莫讶音书晚”则表达了希望通过书信来维系这份情谊。"鸟去犹须叠日飞"用鸟儿每天飞翔的景象,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望。
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文学追求与仕途理想,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深切的情谊。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寺处唯高僻,云生石枕前。
静吟因得句,独夜不妨禅。
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
相思有书札,俱倩猎人传。
分手频曾变寒暑,迢迢远意各何如。
波涛一阻两乡梦,岁月无过双鲤鱼。
吟处落花藏笔砚,睡时斜雨湿图书。
此来俗辈皆疏我,唯有故人心不疏。
众木又摇落,望君还不还。
轩车在何处,雨雪满前山。
思苦文星动,乡遥钓渚闲。
明年见名姓,唯我独何颜。
青云直上路初通,已在明君倚注中。
欲遣为霖安九有,先令作相赞东宫。
自从忠谠承天眷,更用文篇续国风。
最是何人感恩德,谢敷星下钓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