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迢递从知己,他人敢更言。
离京虽未腊,到府已应暄。
飞急奔行雁,啼酸忆子猿。
江山无限思,君拟共谁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送谢观之剑南从事》,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季节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离别的情感。
"迢递从知己, 他人敢更言。" 这两句表明只有真正的知己才能理解彼此的心意,而旁人即便是好奇也不敢随意议论。
"离京虽未腊,到府已应暄。" 这两句写诗人离开长安(京城)时尚未入冬,但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感到温暖了,这里"腊"指的是初冬的寒冷,而"暄"则是对比之下所感受到的暖意,反映出季节的变化和旅途中的感受。
"飞急奔行雁,啼酸忆子猿。" 这两句以奔走的野鸭和啼叫的小猿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急促与哀伤之情。
"江山无限思,君拟共谁论。" 最后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时机的期待和疑问,通过"无限思"强调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君拟共谁论"则是在询问与谁共同探讨这些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悠长的情愫,它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作,也是一次个人情感世界的抒发。
不详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霜薄东南地,江枫落未齐。
众山离楚上,孤棹宿吴西。
渚客留僧语,笼猿失子啼。
到家冬即是,荷尽若耶溪。
鸡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
日近国先曙,风吹海不平。
眼穿乡井树,头白渺瀰程。
到彼星霜换,唐家语却生。
纶阁知孤直,翻论北巷贤。
且縻莲幕里,会致玉阶前。
洙泗秋微动,龟蒙月正圆。
元戎军务息,清句待君联。
玉泉归故刹,便老是僧期。
乱木孤蝉后,寒山绝鸟时。
若寻流水去,转出白云迟。
见说千峰路,溪深复顶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