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悲哉行

促促晨复昏,死生同一源。

贵年不惧老,贱老伤久存。

朗朗哭前歌,绛旌引幽魂。

来为千金子,去卧百草根。

黄土塞生路,悲风送回辕。

金鞍旧良马,四顾不入门。

生结千岁念,荣华及百孙。

黄金买性命,白刃酬一言。

宁知北山下,松柏侵田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曲歌辞》悲哉行,出自唐代诗人鲍溶之手。全诗以深沉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展开,探讨生命与死亡、荣华与衰败的主题。

“促促晨复昏,死生同一源。”这两句诗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从而指出生与死其实来源于同一本原,是宇宙间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贵年不惧老,贱老伤久存。”则表达了对待年轻时光应珍视,不应将其浪费,而对于年迈之人,其宝贵却往往被社会忽略,感叹生命中的不公与无常。

“朗朗哭前歌,绛旌引幽魂。”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悼和对亡灵的追思,借由音乐来唤醒那些已逝的记忆和灵魂。

“来为千金子,去卧百草根。”这一联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物质财富的虚幻。人生在世,无论拥有多少财富,最终都无法带走,只能留下一副骨骸埋藏于大地之中。

“黄土塞生路,悲风送回辕。”诗中的黄土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生命的结束,而那悲哀的风,则是自然界对人世沧桑变迁的无声吟唱。

“金鞍旧良马,四顾不入门。”这一联描绘了一副场景:一匹曾经英勇的老马,现在虽仍佩戴着华丽的金鞍,却已无法再次进入那熟悉的家门。这里寓意着英雄末路,时光荏苒。

“生结千岁念,荣华及百孙。”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希望家族繁衍、子孙满堂的心愿。

“黄金买性命,白刃酬一言。”这一联则揭示出在那个时代,甚至可以用黄金来换取生命,用刀剑来还清一个承诺。这里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权力与金钱对人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宁知北山下,松柏侵田园。”最后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景象:在远离尘嚣的北山之下,即便是坚韧不拔的松柏也会无声地侵蚀着曾经有人居住的田园。这一幕暗示了时间对一切事物都有磨灭作用,甚至连自然界中最坚强的存在也不例外。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以及时间对万物的无情侵蚀。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悲湘灵

山上凉云收,日斜川风止。

娥皇五十弦,秋深汉江水。

初因无象外,牵感百忧里。

霜露结瑶华,烟波劳玉指。

将随落叶去,又绕疏蘋起。

哀响云合来,清馀桐半死。

女颜万岁后,岂复婵娟子。

不道神无悲,那能久如此。

魂魄无不之,九山徒相似。

没没竟不从,唯伤远人耳。

斑斑泪篁下,恐有学瑟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游山

白道行深云,云高路弥细。

时时天上客,遗路人间世。

烟花最深处,井臼得空刺。

天寒鹤巢林,石长泉脉闭。

神化万灵集,心期一朝契。

不见金板书,谁知阮家裔。

终期太古人,问取松柏岁。

形式: 古风

湖上望月

湖上清凉月更好,天边旅人犹未归。

几见金波满还破,草虫声畔露沾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湘妃列女操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竹上泪迹生不尽。

寄哀云和五十丝,云和终奏钧天曲。

乍听宝琴遥嗣续,三湘测测流急绿。

秋夜露寒蜀帝飞,枫林月斜楚臣宿。

更疑川宫日黄昏,闇携女手殷勤言。

环佩玲珑有无间,终疑既远双悄悄。

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

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

曲一尽兮忆再奏,众弦不声且如何。

形式: 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