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人归去家何许,万竹深围一把茆。
蹋尽丛林参白足,却来江槛俯青郊。
夜阶蔌蔌风翻箨,春路冥冥雨放梢。
肯拚清阴分百十,暮年思与子论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归隐山林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首句“上人归去家何许”,以问句开篇,引出归隐的主题,给人以神秘而深远的感觉。接着“万竹深围一把茆”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高僧居住环境的幽静与简朴,竹林围绕,茅屋为家,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蹋尽丛林参白足”描绘了高僧修行的艰辛与执着,踏遍丛林,磨破双脚,只为求得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增长。“却来江槛俯青郊”则展现了他的归隐生活,从繁忙的修行中解脱出来,面对着江水与绿野,享受着宁静与自由。
“夜阶蔌蔌风翻箨,春路冥冥雨放梢”两句,通过夜晚竹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和春雨滋润树木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高僧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最后,“肯拚清阴分百十,暮年思与子论交”表达了诗人对高僧归隐生活的理解和敬仰,以及希望未来能与之交流、分享这份宁静与智慧的愿望。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高僧的高尚品质和生活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学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风烟错漠路崎崟,倦客羁臣泪满襟。
何事道人常把玩,只应无复去来心。
王孙岂识田家趣,妙画聊因好古收。
惟有野人开卷笑,忆骑牛背下西畴。
石窌恩虽渥,潘舆恨已遥。
南天丹旐湿,朔吹穗帷飘。
不复迎船笋,惊闻引葬箫。
九原封若斧,泪溢冶城潮。
斯文万古照乾坤,削简沉碑仅免燔。
在处自应神物护,从来难为俗人言。
仙官下取馀无几,夹壁深藏尚半存。
异日亡书购三箧,吾知汉相有贤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