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一首(其六)

杀人犹可恕,再犯岂能容。

贬向无生国,千圣不知踪。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翻译

杀人纵然可以宽恕,但若再犯怎能容忍。
被贬逐到没有生机的地方,诸圣贤都不知道他的去向。

注释

杀:杀害。
恕:宽恕。
再:再次。
岂:怎么。
贬:贬谪。
无生国:荒凉无人烟的地方,比喻极偏远或毫无生机之处。
千圣:众多圣贤。
踪:踪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原妙所作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六首。诗的内容简洁有力,表达了对严重罪行的态度和对后果的警示。"杀人犹可恕,再犯岂能容"这两句,意思是即使杀人这样的重罪尚且可以考虑宽恕,但如果一个人一而再地犯错,怎能再给予宽容?"贬向无生国,千圣不知踪"则进一步强调,如果将人贬至一个没有生机、圣贤都不知其去向的地方,暗示了严重的惩罚和孤独的境遇,表明对于反复犯错者的决绝态度。

整体来看,此诗以强烈的道德立场和鲜明的警示性,体现了佛教中惩恶扬善的价值观,以及对个体行为严重性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148)

释原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十一首(其五)

攒花簇锦绝纤尘,一度拈来一度新。

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

两两成群罪莫穷,谩将鼠伎逞英雄。

当时若作今时世,纵使瞿昙也不中。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颂古三十一首(其一)

灵山拈出一枝花,百万都来是作家。

惟有饮光犹未瞥,那堪眼里又添沙。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颂古五首(其五)

等闲放出这牛儿,头角分明举似谁。

若向尾巴尖上会,新罗鹞子过多时。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