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目断飞云思黯然,独携樽酒杏花前。
清明寒食能多雨,白下长干又一年。
万里风沙怜雁去,满村桑柘忆蚕眠。
家书写就无归使,欲问江头上水船。
这首诗以"思归"为主题,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眼前飞云和杏花,内心充满愁绪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目断飞云思黯然",描绘了诗人遥望远方,心随飞云飘荡,情绪低落;"独携樽酒杏花前"则显现出他借酒浇愁,在杏花盛开的春景中更显得孤独。
"清明寒食能多雨",点明时令为清明时节,雨水频繁,气候清冷,增添了诗人归乡不得的凄凉感。"白下长干又一年"中的"白下"是南京的别称,"长干"则是地名,诗人感叹又过了一年,离家之日仍遥遥无期。
"万里风沙怜雁去",诗人借大雁南飞的形象,寄托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同时流露出对万里之外风沙漫漫的路途的忧虑。"满村桑柘忆蚕眠"进一步深化了对家乡田园生活的怀念,想象着家乡蚕儿正在安静地休眠,画面温馨而遥远。
结尾"家书写就无归使,欲问江头上水船",诗人笔触转至书信,表达出对家书无人传递的无奈,只能向江边的船只发问,希望能带回一丝家乡的消息,情感真挚动人。
整体来看,黎廷瑞的《思归》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不详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麦饭苦经营,桑田许变更。
饥鸦啼古井,独鹳下荒城。
落日关河迥,东风草木荣。
苍苍十二桧,颜色尚承平。
卯酒醒来欲午天,意行平陆自悠然。
近山欲雨有远意,老树得春还少年。
蝶化不知何宇宙,蜗争难到好林泉。
令人长羡崆峒叟,万壑松风打昼眠。
十载孤怀郁不开,二年谈麈得重陪。
亦知久聚难为别,纵复相逢有此回。
野老共遮骢马路,仙翁合管凤凰台。
慈湖相见如相问,已约钟山探早梅。
淮南稍觉故人稀,几度拿舟愿辄违。
王粲去乡应有恨,邴原避地岂无依。
稻迷绛国鸿初下,酒满江城蟹正肥。
想见临风重回首,芝山日日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