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閒。
诗中的意境淡雅,充满了隐逸之情。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这里通过对居所的描述,展示了一种与世隔绝、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紫阳山”给人以清净之感,而“南向宜添屋数间”则透露出一种简单而又适意的居住环境。
接着,“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閒。”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命运、享受生活的心态。百岁十分,即人的寿命有限,已经过了八分之七,即将到达生命的尽头。然而诗人并没有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或悲观,而是选择“无事守穷閒”,在剩余的日子里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追求繁华,只愿意守着自己的贫寒生活,享受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简单直接的语言和清新淡雅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隐逸生活的独到感悟。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千山斫入亚夫营,佳墅名园怕近城。
赖是白公资佛力,小留苍翠作秋声。
空埋贞观兰亭字,再出文城玉枕书。
想见八梅冢无物,生前曾笑马相如。
炎炎赫赫忽荒寒,败瓦颓墙百顷宽。
谁识旧朝大丞相,手携红妓倚阑干。
情知太乙已西游,筑馆焉能强挽留。
此老平生让人者,佛来我去尚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