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惠扇子及茶

鎗旗封蜀茗,圆洁制鲛绡。

好客分烹煮,青蝇避动摇。

陆生誇妙法,班女恨凉飙。

多谢崔居士,相思寄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用枪旗封锁了蜀地的名茶,以圆润洁净之态制成鲛绡之包装。
热情好客的人分享着烹煮的茶水,连苍蝇都避开,不扰这清雅。
陆羽曾夸赞过这种茶的妙处,班婕妤却遗憾凉风吹散了茶香。
多谢那位崔居士,将对我的思念寄托于这孤寂清冷之中。

注释

鎗旗:指高品质的茶叶,形似枪旗,这里代指上等蜀茶。
封蜀茗:封存蜀地的名茶。
圆洁:形容茶叶形状圆润,质地纯净。
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丝绸,这里比喻精致的茶叶包装。
好客:热情招待客人的人。
分烹煮:分享烹煮茶的过程。
青蝇:苍蝇,这里象征不洁或干扰之事。
避动摇:避免靠近或打扰品茶的宁静。
陆生:指陆羽,唐代茶学家,著有《茶经》。
誇妙法:夸奖泡茶的高超技艺或茶的美妙。
班女:指班婕妤,汉代才女,这里借指文雅女性。
恨凉飙:遗憾凉风带走茶香,也隐含个人哀愁。
多谢:非常感谢。
崔居士:指一位姓崔的隐士或文人朋友。
相思:互相思念的情感。
寄寂寥:将这份情感寄托于孤独与静寂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雅集的温馨情景,通过对物品和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客间的情谊与文化生活。开篇“鎗旗封蜀茗,圆洁制鲛绡”两句,分别指的是用精美的旗帜包装着来自蜀地(今四川一带)的好酒和以鲛鱼形状织造的绸缎,用来装饰和馈赠。这些都是当时文人雅集中常见的物品,体现了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好客分烹煮,青蝇避动摇”则描写主人对宾客的款待,以及厨房中的活跃气氛。诗人用“好客”指代主人,表明其热情好客;“烹煮”则是精心烹饪美食的过程,而“青蝇避动摇”则是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厨房中忙碌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

接下来的“陆生誇妙法,班女恨凉飙”两句,可能是在赞美某位艺术家的技艺,或是描述集会中的某种艺术表演。这里的“陆生”和“班女”很可能指的是当时的艺术家或才子佳人,他们在雅集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带有一丝哀怨,可能是在感慨流年。

最后,“多谢崔居士,相思寄寂寥”则表达了诗人对崔居士的深深感激之情,以及通过这种雅集活动传递的情谊。这里的“寂寥”意味着虽然聚会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但内心却存有一份淡定的孤独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物象描写,展现了一场文人雅集的温馨与繁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和文化生活的深切感怀。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谢人惠紫栗拄杖

仙掌峰前得,何当此见遗。

百年衰朽骨,六尺岁寒姿。

雪外兼松凭,泉边待月欹。

他时出山去,犹谢见相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谢人惠端溪砚

端人凿断碧溪浔,善价争教惜万金。

砻琢已曾经敏手,研磨终见透坚心。

安排得主难移动,含贮随时任浅深。

保重更求装钿匣,闲将濡染寄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谢人墨

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

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

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谢中上人寄茶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